8月28日,银河证券披露2025年半年度报告。
业绩显示:这家券商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37.47亿元,同比增长37.71%,归母净利润64.88亿元,同比增长47.86%。
作为汇金公司旗下的券商“国家队”,银河证券此次中报归母净利润也创下了其历史最佳成绩。
资事堂注意到:从银河证券的中报释放的信息,证券业正逐步进入“大年”之阶段。
主营业务全线增长
我们来具体拆解一下银河证券主营业务的表现:
2025年上半年,财富管理业务收入59.26亿元,同比增长35.55%;投资交易业务收入38.58亿元,同比增长5.81%;国际业务收入10.99亿元,同比增长4.71%;机构业务收入10.44亿元,同比增长243.06%;投资银行业务收入2.45亿元,同比增长3.13%。
此外,期货业务、私募股权投资管理业务、另类投资业务、资产管理业务等其他母子公司一体化业务合计实现收入12.82亿元,同比增幅达到21.06%。
银河证券相关负责人对资事堂表示:拉长周期看,银河证券经营质效提升明显,在头部券商中的排名逐步提升并巩固。2021年,银河证券净利润首次破百亿;2022年上半年,公司总资产突破6000亿元,实现营收和净利润双增长。
投资顾问人员增加
资事堂注意到:银河证券中报披露的一项人员数据,折射出证券市场的热度正在回升。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金融产品保有规模为人民币2141.47亿元,较年初增长1.4%,其中普惠金融产品保有规模超过1600亿元;公司投资顾问人数4111人,较年初增加313人,半年内实现8.24%的增长。
投顾团队的扩容,本质上是券商顺应市场需求的直观表现。投资顾问作为财富管理的“前线人员”,负责为客户提供资产配置建议、风险测评与产品解读,他们数量的上升,意味着投资者的参与度和服务需求同步提升。
换言之,只有当则合格内圈市场活跃度增强、客户对专业化理财服务的渴求加大时,券商才会选择加大投顾投入。
投资收益大增
在银河证券的半年报中,“投资收益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表现尤为突出。
本期该项收入达到74.03亿元,较上年同期的49.94亿元大幅增长48.24%。
这一显著提升,银河证券解释为:“主要由于处置金融工具取得投资收益增加,及交易性金融资产和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的影响。”
此次中报提及:“公司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和资源禀赋,准确把握市场行情,着力加强在 AI 芯片、量子计算、生物医药、新能源材料、空天科技等先进技术领域的前瞻性研究,投资布局相关产业链和个股,取得阶段性优异的投资业绩。”
境外业务表现优异
实际上,银河证券的海外布局在大型券商中属于较早起步的一类。近几年来,公司在境外平台建设、跨境投融资承揽和境外产品创新等方面不断加码,逐步形成以香港为核心、辐射东盟及其他主要国际市场的业务格局。
其中,报告期内香港经纪业务市场排名较2024年提升2名,完成11个港股IPO项目,承销103笔境外债。
银河海外在2025年上半年累计完成34笔股权及债券融资交易,总规模达18亿新加坡元,其中包括马来西亚市场最大规模REIT首次公开募股项目、中国医药企业康哲药业在新加坡交易所主板成功挂牌等一批投行标杆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