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贯受到资本市场关注的成都银行日前举行了业绩会,这成为外界了解该行动向的一个“抓手。”
当日,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行长徐登义,副行长罗结,副行长、董事会秘书陈海波,独立董事余海宗等高层出席业绩会,就投资者关注的问题进行了回应。
这其中既有管理层就成都银行的息差、存款利率、对公贷款、分红、股价等常规问题作的出回应。也涉及了今年8月,成都银行与成都农商银行董事长对调等人事敏感问题。
整体来说,本场业绩会对于关心成都银行的投资者而言,信息“含金量”十足。
一把手“人事交流”会否带来竞争加剧?
对于投资者关心的“成都银行管理层与当地其它地方银行管理层交流频繁,是否会导致管理思路同质化,造成竞争加强?成都银行如何强化自己的竞争优势?”等问题,
成都银行副董事长、行长徐登义表示,当前,成都银行所处区域市场广阔,为银行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成长空间,将继续依托区位优势,积极融入区域重大战略、重大项目、重点产业,尤其是在服务实体经济上,持续发力深耕。在此进程中,成都银行将继续立足监管对城商行市场定位,持续深耕,在巩固已有的三大业务护城河基础上,继续挖掘更多的增长动能,持续培育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资产增速为何下滑?
对于上半年资产增速下滑和净息差下滑的问题?
行长徐登义回应称,2025年6月末,成都银行总资产达1.37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21.09亿元,增幅9.77%,资产增量相较去年同期多增130.46亿元,增幅小幅下降0.23个百分点。由于高基数效应,资产增速小幅回落,仍保持行业及自身较优水平。
上半年,成都银行存款及贷款双双实现近千亿新增,均创下同期历史新高,净息差为1.62%,同比下降4BP,息差下降幅度相较前两年总体趋缓,对于盈利的负向影响相对可控。
徐登义还表示,后期将继续推进规模的稳步增长、息差的合理控制及资产质量的持续管控,促进全行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定存利率是否偏高?
对于成都银行定期存款利率相比大行及股份行仍偏高很多的问题?
副行长罗结表示,成都银行定期存款利率高于部分同业,主要由于个人定期存款的主力期限为三年,前期由于存款未到期、利率没有重置,因此存款降息效应有所滞后。
后期伴随着存量定期存款的陆续到期,重定价释放更加充分有效,对息差趋稳形成有利支撑。
罗结还总结表示,2025年上半年,成都银行个人定期存款平均利率2.67%,同比下降37BP,全部存款平均利率1.96%,同比下降25BP。从外部看,现阶段自律机制的行为规范与行业引导,为银行降成本营造了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作为区域重要法人银行,积极响应自律约定,跟随国有大行做好存款利率下调的率先示范,有策略地推动存款成本有序下降。
企业贷款和垫款规模进展如何?
在企业贷款和垫款规模方面,副行长罗结介绍,2025年6月末,贷款总额8346.2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20.60亿元,增幅12.40%,其中企业贷款和垫款6896.4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70.24亿元,增幅14.44%,相较去年同期多增90.49亿元。
从后期看,成都位于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国家战略腹地建设等重大机遇交织汇集的重点区域,在区域发展的良好支撑下,成都银行将继续以战略为引领,做好信贷储备及营销,为信贷业务可持续增长提供支撑。
在应对“贴息贷款”政策方面,徐登义表示,将持续做好国家关于提振消费的系列政策落地,在消贷发展上,延续深耕已经成熟的“白名单”经营模式,进一步提升优质客群授信覆盖。按照监管指引,结合市场需求,持续优化消贷产品和流程,提升客户体验,稳步扩大业务规模。
股东增持计划正常实施
对于投资者关于股价的问题?
副行长、董事会秘书陈海波表示,二级市场股价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公司股东成都产业资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成都欣天颐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按照已披露的增持计划正常实施增持事宜,公司将按照有关监管规定及时披露股东增持计划进展公告。
对于是否有中期分红,陈海波表示,公司高度重视对投资者的合理投资回报,在兼顾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实行持续、稳定的股利分配政策,公司将结合自身经营情况合理确定分红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