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全天走势分化,创业板涨近1%,AI硬件股再度反弹,国债尾盘大幅拉升,恒指下跌0.6%,医药股逆势活跃

盘面上,个股呈现普跌态势,沪深京三市下跌个股超4500只,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2.36万亿,较上个交易日缩量5100亿。板块方面,CPO等算力硬件股反弹,中际旭创涨超10%创新高。光伏逆变器、储能等概念股走强,上能电气等涨停。半导体产业链盘中拉升,至纯科技一度涨停。下跌方面,军工板块集体调整,北方长龙、晨曦航空等多股跌超10%。

A股全天震荡分化,沪指跌超1%,创业板涨近1%,AI硬件股午后反弹。港股盘中一度冲高,医药股活跃。国债临近尾盘大幅拉升。商品多数下跌。

9月3日,A股全天震荡分化,沪指、深成指下跌,沪指盘中一度跌破3800点,创业板涨近1%,AI硬件股午后再度反弹,中际旭创创历史新高,成为创业板第二大市值股。储能、光伏逆变器等概念股活跃。

港股早盘一度冲高,午后恒指、恒科指跌幅有所扩大,科网股多数下跌,百度逆势涨超2%。医药股全天活跃,创新药方向领涨。

债市方面,国债期货全天走势较前,临近尾盘扩大涨幅,30年期主力合约涨超0.5%。商品方面,国内商品期货多数下跌,碳酸锂、集运指数跌超3%。

A股:截至收盘,沪指跌1.16%,深成指跌0.65%,创业板指涨0.95%。

盘面上,个股呈现普跌态势,沪深京三市下跌个股超4500只,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2.36万亿,较上个交易日缩量5109亿。板块方面,CPO等算力硬件股反弹,中际旭创涨超10%创新高。光伏逆变器、储能等概念股走强,上能电气等涨停。半导体产业链盘中拉升,至纯科技一度涨停。下跌方面,军工板块集体调整,北方长龙、晨曦航空等多股跌超10%;券商等金融股下挫,国盛金控跌超7%。

见闻文章,高盛亚太区总裁Kevin Sneader表示,当前A股市场情绪已明显改善,他认为本轮上涨行情具有可持续性。同时,对冲基金流入A股市场的资金状况也出现好转。他特别提到,拥有大量闲置储蓄的散户投资者仍是推动股市上涨的重要力量。根据7月份数据,中国居民存款规模达160.9万亿元人民币。

港股:截至收盘,恒指跌0.60%,恒科指跌0.78%。

盘面上,金融、消费等行业普遍下跌,中金公司、华润啤酒跌超3%;科网股多数下挫,小米集团、小鹏汽车跌逾2%;医药股逆势走强,药明合联涨近10%创历史新高,恒瑞医药涨逾8%。

债市:国债期货临近尾盘大幅拉升,截至收盘收盘,30年期主力合约涨0.46%,10年期主力合约涨0.21%,5年期主力合约涨0.17%,2年期主力合约涨0.04%。

商品:国内商品期货多数下跌,截至收盘,碳酸锂、集运欧线跌超3%,烧碱跌超2%,原木、尿素、焦煤、乙二醇、沪镍跌超1%。涨幅方面,鸡蛋涨超2%,沪金、苯乙烯涨超1%。

AI硬件股午后反弹

光模块(CPO)等AI硬件股午后再度反弹,中际旭创涨超10%,再创历史新高,源杰科技、光库科技、长光华芯等纷纷走高。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中际旭创股价的再度攀升,中际旭创总市值超4700亿元,超过东方财富,位列创业板第二,新易盛涨超3%,市值超3600亿元。中际旭创、新易盛4月9日(年内最低点)以来分别大涨490%、648%。

半导体产业链盘中拉升

光刻机、半导体设备、先进封装等方向领涨。在光刻机概念股中,苏大维格涨超11%,至纯科技、晶瑞电材、江化微等纷纷走高。

消息面上,国内半导体装备企业新凯来宣布,将参加第十三届半导体设备与核心部件及材料展(CSEAC 2025),并展示相关产品与技术。据悉,本届展会将于9月4日至6日在江苏无锡举行。

华福证券分析认为,先进封装技术是超越摩尔定律的关键技术路径,随着芯片和半导体领域竞争加剧,高端封装技术能配合国内先进晶圆制程技术提升芯片性能,蕴含较大的投资机会,国产先进封装光刻机有望不断实现突破。

光伏设备板块拉升

今天储能概念股午后大幅上涨,上能电气、海博思创20CM涨停,阳光电源、亿纬锂能涨超10%,通润装备、固德威、国轩高科等纷纷走高。

固态电池概念股也走高,鹏辉能源、海目星、海科新源等涨幅居前。

消息面,9月3日,亿纬锂能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称,9月2日,亿纬锂能固态电池研究院成都量产基地正式揭牌,“龙泉二号”全固态电池成功下线。

日前,宁德时代方面在投资者交流互动中表示,目前固态电池行业科学问题已基本解决,仍需攻克部分工程和供应链问题,预计2027年有望实现小批量生产。

比亚迪则在2024年完成60Ah固态电芯中试下线,能量密度达400Wh/kg,规划2027—2029年实现小批量装车。

国轩高科的首条全固态实验线已贯通,良品率高达90%,并启动2GWh量产线设计;首席科学家朱星宝透露,公司规划建设12GWh准固态电池产线,首辆样车累计测试里程已超1万公里。

华西证券指出,电池技术的升级迭代始终是终端需求扩大的核心推动力,固态电池凭借高能量密度以及高安全性等优势,成为确定性的下一代电池技术方向。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