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指冲高回落,创业板跌超1%,半导体产业链强势爆发,AI硬件股回调,“易中天”领跌。恒指、恒科指双双涨超1%,科网股大涨,百度、阿里显著拉升。国债反弹,商品分化。
9月12日,A股全天震荡下跌,沪指冲高回落,盘中一度再创阶段新高,创业板跌超1%,芯片半导体产业链集体爆发,芯原股份复牌20CM涨停。AI硬件股调整,“易中天”领跌。
港股高开高走,全体维持上涨势头,恒指、恒科指双双涨超1%,大型科网股再度上涨,尤其是百度、阿里双双大涨。有色金属、地产等盘中拉升。
债市方面,国债期货午后反弹,30年期主力合约涨近0.4%。商品方面,国内商品期货分化,集运指数再度跌超5%,多晶硅涨超1%。
A股:截至收盘,沪指跌0.12%,深成指跌0.43%,创业板指跌1.09%。
盘面上,个股跌多涨少,沪深京三市超3300股飘绿,今日全市场成交2.55万亿。沪深两市成交额2.52万亿,较上一个交易日放量800余亿。板块方面,存储芯片、有色金属、钢铁、房地产等板块涨幅居前,大金融(保险、银行、券商)、白酒等板块跌幅居前。AI硬件股调整,“易中天”跌幅居前,其中新易盛、天孚通信跌超5%,中际旭创跌超3%。
港股:截至收盘,恒指涨1.16%,恒科指涨1.71%。
盘面上,大型科技股普涨,百度集团涨8%创近两年新高,阿里巴巴升超5%,消息称两家公司正使用自研芯片来训练人工智能模型;有色金属股集体活跃,江西铜业股份涨超7%。医药股显著回升,药捷安康大涨77%,盘中暴涨超130%,诺诚健华涨14%;云计算概念股加速上攻,万国数据涨超16%。
债市:国债期货午后反弹走高,截至收盘,30年期主力合约涨0.38%,10年期主力合约涨0.06%,5年期主力合约涨0.01%,2年期主力合约跌0.03%。
商品:国内商品期货分化,截至收盘,集运欧线主力合约跌超5%,LU燃油跌超3%,原油、沥青、燃料油跌超2%。沪银涨超2%,苹果、沪铅、沪镍、沪铜、国际铜、多晶硅、铝合金涨超1%。
消息面:截至9月11日,上交所融资余额报11764.42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30.93亿元;深交所融资余额报11394.74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112.48亿元;两市合计23159.16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143.41亿元。
百度涨8%创近两年新高、阿里涨超5%
阿里巴巴今天盘中一度涨超7%,延续了美股隔夜涨势。截至收盘,阿里巴巴涨5.44%,年初至今,该公司股价累计上涨超过80%,这一涨幅主要由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积极扩张推动。
百度股价同样受益于AI芯片消息,盘中一度涨超12%,收盘涨8%,达到2024年10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消息面,据科技媒体The Information报道,阿里巴巴和百度开始在AI训练过程中部署自研芯片,逐步替代英伟达的昂贵加速器产品,这一举措有望降低AI开发成本并增强技术自主性。
阿里巴巴本周通过发行可转换债券筹集32亿美元资金,用于支持中国最大规模的AI基础设施预算和云服务建设。这一融资举措凸显了公司对人工智能领域的重金投入决心。
公司同时发布了Qwen系列模型的最新更新,包括更高效的Qwen3-Next和拥有1万亿参数的Qwen-3-Max-Preview版本,旨在与DeepSeek和OpenAI展开直接竞争。
在押注AI转型的同时,阿里巴巴仍在传统电商和本地服务领域与竞争对手激烈争夺。公司本周宣布将再投入10亿元人民币(约1.4亿美元)的激励和补贴,推动其本地服务和电商业务发展,加剧与京东和美团在争夺中国消费者方面的竞争。
Pegasus Fund Managers董事总经理Paul Pong表示:"阿里巴巴近期举措完全将投资者注意力转向其AI潜力,抵消了外卖业务价格战的担忧。具备自主芯片生产能力应该能创造更多增长驱动因素。"
芯片半导体产业链集体爆发
半导体产业链涨势强劲,芯原股份复牌20cm涨停,股价创历史新高。
消息面,芯原股份最新公告称,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向芯来共创、胡振波、芯来合创等31名交易对方购买其合计持有的芯来科技97.0070%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同时,芯原股份披露新签订单的公告称,截至2025年第二季度末,公司在手订单金额为30.25亿元,已连续七个季度保持高位,创公司历史新高。
国盛证券发布研报称,芯原股份已拥有针对异构计算的丰富的处理器IP储备,本次交易将为公司补足优质且具有高速发展前景和广阔应用空间的CPU IP,从而构建全栈式异构计算IP平台,进一步提升公司的竞争力,拓展与现有客户的合作深度,提高客户黏性。
存储芯片概念股攻势更强,香农芯创、兆易创新一度双双连板,德明利涨停,兴森科技触板,江波龙、北京君正、普冉股份大涨10%。
服务器概念同步走强,方正科技高位加速2板,中科曙光涨6%,寒武纪盘中冲高至1520元再度超越茅台后收涨6%。
国金证券表示,供给端,减产效应显现,原厂将产能锚定更具利润空间的先进产品,存储大厂合约开启涨价。例如,25Q3DRAM与NAND合约价环比均不同程度涨价,DRAM涨幅更甚。需求端,云计算大厂capex投入开始启动,AI相关需求预期被大幅调高,对应企业级存储需求开始增多;同时消费电子终端为旺季备货,补库需求也在加强。整体,存储器进入明显的趋势向上阶段。持续看好企业级存储需求及利基型DRAM国产化替代。
AI硬件股调整,光模块(CPO)走低,其中新易盛跌近5%、天孚通信跌超5%,中际旭创跌超3%。
储能、光伏、核电概念股盘中异动
今天盘中,储能、核电、光伏等板块的部分个股大幅拉升。
截至收盘,德明利、科华数据、太原重工、润建股份、兆新股份、特发信息、通鼎互联、卧龙电驱、上海建工、杉杉股份、粤桂股份等多只个股涨停,沃尔德、多浦乐、沃尔核材、美晨科技、电气风电等纷纷走强。
9月12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目标到2027年,新型储能基本实现规模化、市场化发展,技术创新水平和装备制造能力稳居全球前列。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1.8亿千瓦以上,带动项目直接投资约2500亿元,新型储能技术路线仍以锂离子电池储能为主。
与此同时,工信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印发《电力装备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其中提到,加快推进陆上大型风电光伏基地,推动海上风电规范有序建设。积极推进风电和光伏发电分布式开发、水风光一体化开发。稳步推进核电开发,积极安全有序推动一批沿海核电项目核准建设。
储能方面,国信证券称,多方行业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国内储能系统保持较高的订单需求,反映国内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对储能的高度需求,为2026—2027年国内储能市场平稳发展奠定基础。
光伏行业方面,兴业证券指出,光伏行业是“反内卷”的排头兵,目前行业已形成“提价”和“限产”两大基本路线。
核电方面,华福证券指出,清洁安全高效等特点使核电成为促进能源绿色转型的重要力量。相比其他发电方式,核电机组的年发电利用小时数常年保持在7000小时以上,位居所有电源之首。
有色金属、钢铁、地产等走强
今天,除了存储芯片之外,有色金属、钢铁、地产等板块逆势大涨。具体来看:
有色板块集体走强,北方铜业、盛达资源等封板。地产股盘中拉升,苏宁环球录得4连板,新大正录得2连板,荣盛发展、华夏幸福等涨停。钢铁方面,八一钢铁涨停。
港股的有色金属、地产板块也走高,具体来看,截至收盘,有色金属方面,灵宝黄金涨超8%,江西铜业股份涨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