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邵翔:目前看来本轮更像5月,而非4月

民生宏观邵翔、陶川
民生证券认为,4月和5月的核心差异在于,前者体现的是面对未来不确定性下的些许恐慌,而后者则是在避免失控的基调下市场对于摩擦和波折的定价。但这不是短期内“抄底”或激进定价“TACO”的理由,战术博弈尚未尘埃落定。

时隔6月特朗普关税突发变数,风险资产再起波澜,地缘、市场乃至政策“会不会重蹈4月的覆辙”可能是市场上最大的疑虑。我们认为本轮与4月最大的不同在于,中方“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应对态度——没有针锋相对、继续升级反制,而是说明情况、亮明底线,以及白宫在关税等政策上的“留有余地”(不是立即生效,留有谈判的时间),这为可能的摩擦升级降了降温。

目前看来本轮更像5月,而非4月。4月的剧本是关税不停地加码,最终在市场不堪重负下,美国选择让步;5月则是首次谈判后,双方有意避免脱轨的基调已经定下,阶段性摩擦仍可控,最终以通话破局。这一次,结合周末特朗普答记者问中体现的克制,以及中方的理性应对,我们依旧认为双方之间的这一基调没有改变,不会成为市场的拐点性事件。

本次关税的升级,之前已有苗头。9月就Tiktok达成初步协议之后,美国依旧“小动作不断”。尤其是9月29日美国出台史上最严股权50%穿透管制规则,进一步强化技术封锁。随后中方升级了对稀土及关键技术的出口管制。特朗普关税升级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推出的。

对此我们有三点基本认知:首先,越离谱的关税,TACO的概率越大。4月的经验已经证明100%的关税,同样是美国无法承受之重,而且特朗普把生效时间定在意味深长的11月1日——因为美东时间11月1日,对应的是东亚的11月2日,届时APEC峰会已经结束,APEC依旧是重要沟通窗口。

其次,客观而言,美国内部的一团乱麻会让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更加束手束脚。和之前相比,当前美国政府还在关门中,大规模裁员的风险在上升,共和党还在和民主党在财政预算问题上“勾心斗角”。

再者,和之前相比市场的心态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对于特朗普政策的定价更加从容;另一方面,市场的熊牛心态也发生了明显转换,尤其是中国股市。

市场方面,对比4月和5月,虽然都出现了调整压力,但后者明显小于前者,核心的差异在于,4月体现的是面对未来不确定性下的些许恐慌,而5月则是在避免失控的基调下市场对于摩擦和波折的定价。

因此,我们倾向于未来一段时间市场的反应会更像5月,而不是4月。相较4月,本次海外市场已经更“淡定”了:尽管美股下跌,但跌幅相对4月可控,波动率也处于较低水平,美元美债抛售并不明显。

此外,周末特朗普在白宫答记者问中透露的观望信号,以及中方的理性冷静的应对,意味着双方的底线仍在。与此同时,周六国债虽然上涨,反映一定的避险情绪,但涨幅十分有限,市场也在一定程度定价特朗普再次“TACO”的预期。

因此对于下周A股市场来说,调整幅度或相对可控。相较于4月,当前市场积累了更多应对经验,叠加政策性资金在关键时点的维稳作用,市场风险偏好有望保持韧性。但港股作为离岸市场,受情绪冲击与资金流动影响更敏感,波动与压力可能更大。

但这不是短期内“抄底”或激进定价“TACO”的理由。中美之间能守住底线,但是短期内能够期待的协议内容可能并不多,当前仍处于中美政策“出牌期”,战术博弈尚未尘埃落定。此外,当前相对4月,股市的价格和估值都是明显更高的,尤其是部分科技股。

结构上,短期市场风格或阶段性切换,但主线逻辑清晰:短期看,资金出于避险需求可能流入红利等防御性板块;但从中长期视角,中美关系演绎的大背景下,稀土、国产替代、军工仍是核心主线,具备持续配置价值。至于内需等周期性板块,其修复节奏更依赖后续国内稳增长政策的具体落地情况,不必操之过急。

本文作者:邵翔、陶川,来源:民生证券,原文标题:《外部变数下的市场悬念》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