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博通设计AI芯片、与Arm设计CPU,股价应声暴涨,OpenAI再现“股市点金手”

OpenAI与博通合作推动其股价飙升11%,并被曝正与Arm洽谈设计AI服务器CPU,再次引发Arm股价暴涨超11%。这不仅彰显了OpenAI在芯片领域的野心,也凸显了软银作为其大股东在背后扮演的关键角色。这一系列深度合作预示着“AI联盟”的形成,但同时也伴随着巨大的资本挑战。

OpenAI“股市点金手”的头衔算是稳了——凡与之合作,股价便应声而涨。

隔夜,OpenAI与博通公司签署多年期协议,计划部署10千兆瓦的AI数据中心容量。博通股价闻风而动,飙涨11%。

在与博通的合作被披露后,OpenAI的另一项关键布局浮出水面——与软银旗下的半导体设计巨头Arm进行深入洽谈。10月13日,据The Information援引知情人士称,OpenAI正与Arm商讨,计划在其与OpenAI共同设计的AI服务器芯片中采用Arm设计的中央处理器(CPU)。

更进一步,Arm希望OpenAI也能在搭配英伟达和AMD的AI芯片时,考虑使用Arm的CPU。而后,Arm股价飙涨超11%,盘后延续涨势上扬超6%。

值得注意的是,软银作为OpenAI最大的股东之一,持有Arm近90%的股份。软银不仅已向OpenAI投资数十亿美元,并承诺追加数百亿美元的资本,以支持其数据中心建设计划。

此外,据媒体获悉的一份文件显示,软银还承诺从今年开始每年向OpenAI购买价值数十亿美元的AI技术,其中部分技术将用于帮助Arm缩短新芯片的开发时间。这表明,OpenAI在推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正在为软银及其关联公司创造巨大的商业价值,使软银成为OpenAI宏伟计划背后的重要推手和受益者。

而这也并非OpenAI首次展现其“股市点金手”的魔力。OpenAI此前与芯片设计公司AMD此类合作时,AMD曾三日大涨43%

再加上OpenAI与甲骨文、英伟达等巨头的合作,一个紧密的“AI联盟”似乎已然成型。

深入芯片腹地:与博通、Arm分工协作

OpenAI的芯片战略体现了明确的分工。与博通的合作专注于AI芯片本身,该芯片专门用于“推理”——即运行已经开发完成的AI模型。而与Arm的洽谈则聚焦于为AI服务器芯片配套的CPU。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所有AI芯片都需要与CPU协同工作,Arm为OpenAI设计的CPU旨在承担比当前配合英伟达芯片的CPU更多的计算任务。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Arm而言,直接开发CPU是一项新业务,此前该公司主要销售芯片设计蓝图。据一位知情人士称,这项与OpenAI的潜在合作可能为Arm带来数十亿美元的潜在收入。目前,OpenAI尚未公开披露其与Arm的合作。

供应链博弈:挑战英伟达与争取台积电

OpenAI首席执行官Sam Altman曾表示,OpenAI希望到2033年建成250吉瓦(GW)的新计算能力,这按当前标准将耗资超过10万亿美元。为了实现这一宏伟目标,OpenAI需要大量的金融支持,并寻求减少对单一GPU供应商的依赖。

OpenAI与博通的合作,正是为了生产专门用于AI推理的芯片,预计最早将于明年底投入使用,目标是为10吉瓦的数据中心容量提供芯片支持,这大约是OpenAI目前使用容量的五倍。

OpenAI总裁Greg Brockman指出,OpenAI与博通在芯片项目上已合作18个月,这一定制芯片的构想源于几年前OpenAI在与多家芯片初创公司沟通时,发现它们“没有听取我们的意见”,导致OpenAI决定自主研发。

然而,芯片的生产离不开晶圆代工厂。OpenAI与博通合作设计的芯片将由台积电(TSMC)制造,台积电也是英伟达和AMD等公司大部分AI芯片的制造商。

为了确保产能,Altman近期已会见台积电高管,敦促其释放更多产能。台积电高管去年曾表示,如果OpenAI能承诺大量订单,他们愿意扩大芯片生产。

“点金手”背后的资本风险

OpenAI的这些大手笔交易,总计将涉及足够的芯片来支撑26吉瓦的数据中心容量。据The Information估计,按照目前建设大型数据中心的成本,这笔容量的建设费用将超过1万亿美元。

华尔街见闻写道,彭博专栏作家Matt Levine形象地指出,OpenAI的融资策略是一种“世界级的金融工程”。他认为,OpenAI通过这种巨额采购,将供应商的命运与自身深度绑定,从而形成一种“钱的问题会自己解决”的机制。

如果你欠银行100美元,那是你的问题。如果你欠博通5000亿美元,那是博通的问题。如果你欠每家大型科技公司数千亿美元,那是他们的问题。他们肯定会找到解决办法的!或者你会。钱的问题会自己解决的。

尽管OpenAI今年将产生约130亿美元的收入,但预计到2029年将烧掉1150亿美元现金。高盛分析指出,若计入未来重大资本承诺,OpenAI在2026年的总资金需求将高达1140亿美元,其中75%将依赖外部股权和债务融资。这种模式下,OpenAI对外部资本的依赖程度是惊人的。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