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中全会的新期待

民生证券陶川、钟渝梅
民生证券表示,即将召开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将传递出的重大信号包括,一是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在激烈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二是强国建设系统推进,金融强国建设有望作为科技和制造业强国的协同战略加快推进;三是把因地制宜发展生产力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四是扩大内需更加强调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消费率迎来综合施策;五是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从“十四五”到“十五五”,即将召开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将传递出哪些重大信号?鉴于《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所提出的用“三个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十四五”是开局起步,“十六五”是冲刺收官,“十五五”是承上启下的关键五年。因此,四中全会的谋篇布局也将围绕着这一阶段性要求,我们认为有如下几个方面值得重点关注:

一是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在激烈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下,这既是总结“十四五”成果的深刻认识,也是前瞻性把握国际形势发展变化的共识汇聚。

二是强国建设系统推进,金融强国建设有望作为科技和制造业强国的协同战略加快推进。“十四五”在推动科技和制造强国的同时,中央提出了加快金融强国建设的目标,尤其是今年以来人民币升值和股市走强,彰显出我国在金融领域定价权的提升,金融强国的战略定位在“十五五”时期将更加清晰(可参考报告《从金融强国看“十五五”规划》)。

三是把因地制宜发展生产力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针对“十四五”发展出现的一些问题,“十五五”发展新质生产力将更加注重其内在战略的优先级,相对于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的积极发展,我们认为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未来产业的超前布局将具有更高的战略基点(如量子信息、类脑智能、可控核聚变等,可参考报告《从新兴支柱产业看“十五五”》)。

四是扩大内需更加强调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消费率迎来综合施策。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之外,我们认为解决有效需求不足是“十五五”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又一着力点,其实质性破题可能需要设定提升消费率的预期性指标,同时推动收入再分配和社保领域的改革,财政支出在结构上也将更大力度转向民生和社保。

五是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随着“十四五”时期“内卷式竞争”问题的凸显,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正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我们认为围绕着综合整治行业无序、非理性竞争,“十五五”在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加快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以及推进高水平推外开放方面都将作系统部署。

同样值得关注的是,本次会议将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可能会延续去年三中全会的做法,年内对宏观政策进行动态调整。参考去年三中全会,全会分析了当时的经济形势,并于7月18日发布的《公报》中强调“坚定不移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紧接着次日的国常会便统筹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两新”领域。考虑到下周即将公布三季度增长数据,四中全会也即将围绕当前经济形势进行讨论,因此存在四季度对经济工作作出针对性部署的可能性。

从流程上看,四中全会有两份重磅文件将依次亮相,构建“十五五”政策方向的“路线图”。参考五年前的时间线来看,四中全会前后有两份文件值得重点关注:一是闭幕当天发布的四中全会《公报》;二是几天后公布的“十五五”规划《建议》全文。《公报》可视为“内容提要”,与后续发布的《建议》在目标次序与核心表述上基本保持一致,不过《建议》会对每一节内容提供更具体的政策部署举措。

值得注意的是,《建议》稿“出炉”的同天还会公布总书记关于《建议》的说明,通过该份说明,可以更清晰地了解五年规划《建议》形成的全过程以及政策脉络背后的深意与新意。

除此之外,纪实性的《侧记》扮演着“叙事桥梁”的角色。四中全会《侧记》发布时间将于《公报》和《建议》两份文件中间。虽然它并非正式决议,但通过生动的场景还原与思想对话,将宏大的战略叙事转化为可感知的共识形成过程,从其中可更深入地透析顶层设计逻辑。

不过,四中全会的“十五五”规划《建议》仅是序章,明年两会出炉的《纲要》方为最终纲领性文件。四中全会审议通过“十五五”规划《建议》后,规划文本将进入为期数月的精细化打磨阶段。参照历史节奏(图1),后续有四大关键节点值得追踪:

(1)2025年10月至2026年2月,决策层将密集对重点议题开展调研及召开座谈会,发改委也会开展全民问计求策活动;

(2)2026年2月,人大财经委将召开全体会议,征求国务院有关部门意见,对《纲要草案》进行讨论修改;

(3)2026年2月底,政治局会议或将进一步讨论《纲要草案》;

(4)2026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纲要草案》的完善进入收尾阶段,经全国人大表决通过后,正式对外发布“十五五”规划《纲要》。

相较于《建议》,明年《纲要》会提出定量化目标。虽然《建议》暂不披露经济增长等定量化指标,但考虑到2035年远景蓝图以及“新质”成色下的潜在增速水平,我们认为留待明年两会公布的经济增长目标明显下调的概率不大。

除此之外,《纲要》中部分章节的结构调整尤需关注。例如“十四五”期间,“数字化发展”从《建议》中的一小节、升格为《纲要》独立章节,精准预示了“十四五”规划期内数字经济的飞速增长。此类边际变化,正是洞察国家战略重心迁移的“信号灯”。

作者:陶川、钟渝梅,来源:川阅全球宏观,原文标题:《四中全会的新期待》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