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银行2025年三季报要点速览
财务表现:前三季度营业收入648.81亿元,同比下降8.79%;归母净利润179.82亿元,同比下降2.86%,但三季度单季净利润同比增长7.62%至65.12亿元。
核心业务进展:总资产4.59万亿元,较年初增长4.80%;贷款总额2.44万亿元,增长2.93%;存款总额2.34万亿元,增长8.72%。不良贷款率1.58%,较年初下降0.02个百分点。
资本与流动性: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33%,资本充足率12.63%,均高于监管红线。流动性覆盖率153.29%,流动性充裕。
资产质量:拨备覆盖率149.33%,较年初下降12.56个百分点,贷款拨备率2.36%,下降0.23个百分点。
现金流与盈利能力: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88.87亿元,去年同期为净流出7.45亿元。净息差1.55%,同比下降0.05个百分点。成本收入比29.95%,同比下降0.21个百分点。
发展战略与动态:持续推进结构调整,发行200亿元绿色金融债券,强化高质量发展基础。
未来关注点:资产质量变化、拨备水平、净息差走势、资本充足率、绿色金融业务进展。
华夏银行2025年三季报:收入承压,利润韧性,资产扩张与风险管理博弈
华夏银行(600015)发布2025年三季报,数据背后透露出当前银行业的典型困境与自救逻辑。收入端压力明显,但利润表现出一定韧性,资产扩张与风险管理之间的平衡成为核心看点。
一、收入下滑,利润短期回暖
前三季度营业收入648.81亿元,同比下降8.79%,单三季度收入193.59亿元,同比降幅高达15.02%。利息净收入同比小幅下滑至462.94亿元,净息差1.55%,较去年同期下降0.05个百分点,反映出资产端收益率承压,息差收窄趋势未改。
但在收入承压背景下,归母净利润179.82亿元,同比仅降2.86%,三季度单季净利润同比增长7.62%至65.12亿元。利润降幅明显小于收入,主要得益于信用减值损失同比大幅收窄(前三季度信用减值损失181.97亿元,同比减少351.4亿元),以及成本收入比下降至29.95%,管理费用得到有效控制。
二、资产扩张与负债结构优化
总资产规模达4.59万亿元,较年初增长4.80%;贷款总额2.44万亿元,增长2.93%;存款总额2.34万亿元,增长8.72%。存款增速显著高于贷款,显示银行在负债端竞争力提升,流动性压力缓解。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88.87亿元,去年同期为净流出7.45亿元,现金流状况明显改善。这在当前行业流动性分化背景下,属于积极信号。
三、资产质量边际改善,拨备下调释放利润
不良贷款率1.58%,较年初下降0.02个百分点,关注类贷款余额同比下降7.40%。但值得注意的是,拨备覆盖率降至149.33%(年初161.89%),贷款拨备率降至2.36%(年初2.59%),均有较大幅度下调。银行通过降低拨备水平释放利润,短期内提升业绩,但也意味着未来若资产质量恶化,风险缓冲空间收窄。
四、资本充足与流动性充裕,但边际承压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33%,资本充足率12.63%,均高于监管要求,但较年初分别下降0.44和0.81个百分点。杠杆率6.66%,流动性覆盖率153.29%,流动性指标充裕。资本消耗加快,未来资本补充压力需关注。
五、业务结构调整与绿色金融布局
华夏银行持续推进结构调整,强调“高质量发展”,并于三季度发行200亿元绿色金融债券,票面利率1.66%,强化绿色金融业务布局。投资收益同比小幅增长,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增长8.3%,但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大幅转负,反映市场波动对投资端影响加剧。
六、预期差与未来关注
市场预期普遍担忧银行业息差收窄、资产质量恶化、资本消耗加快。华夏银行本季报显示,利润韧性超预期,但拨备下调释放利润的可持续性存疑。未来需重点关注:
资产质量变化:不良率能否持续稳定,关注类贷款后续走势。
拨备水平:拨备覆盖率已降至监管红线附近,后续空间有限。
净息差走势:资产端收益率下行压力未减,息差能否企稳。
资本充足率:资本消耗加快,未来补充压力需警惕。
绿色金融与结构调整成效:新业务能否成为利润新增长点。
结论:华夏银行2025年三季报展现出在收入压力下利润韧性,但背后是拨备下调和成本控制的“硬着陆”。资产扩张、负债优化和流动性充裕是亮点,但资本消耗、拨备下调和息差收窄的结构性压力不容忽视。未来,资产质量和资本充足率的边际变化,将决定银行估值修复的空间与节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