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银行发布三季报,前三季营收1007亿,净利润383亿,私行财富业务增长较快

资事堂·秦晓彤
私行保险卖爆了

10月24日晚间,平安银行披露三季报。

季报显示,2025年1-9月,平安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006.68亿元,实现净利润383.39亿元,整体营收和利润情况较中报的降幅有所改善,显示经营进一步企稳。

值得一提的是,平安银行私行财富业务成为亮点。2025年1-9月,财富管理手续费收入39.79亿元,同比增长16.1%;其中,代理个人保险收入12.37亿元,同比增长48.7%,代理个人理财收入9.87亿元,同比增长12.8%,代理个人基金收入16.22亿元,同比增长6.7%。

季报显示,通过数字化转型驱动降本增效,平安银行的成本控制依然精细化。1-9月,业务及管理费276.49亿元,同比下降9.6%;同时,加强资产质量管控,加大不良资产清收处置力度,信用及其他资产减值损失同比下降18.8%。

存款付息率显著优化

2025年9月末,平安银行资产总额5.77万亿元,其中发放贷款和垫款本金总额3.42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3%;企业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5.1%,该行持续加大实体经济支持力度,科技企业、绿色金融等领域贷款实现较好增长;同时,持续优化零售资产组合策略,提升优质客户占比,促进“量、价、险”平衡发展。

2025年9月末,平安银行负债总额5.25万亿元,其中吸收存款本金余额3.55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0.6%。

平安银行强调,加强低成本存款的吸收,并敏捷调控存款和同业负债的吸收节奏,降低整体负债成本;2025年1-9月,集团计息负债平均付息率1.73%,较去年同期下降47个基点;吸收存款平均付息率1.70%,较去年同期下降43个基点。

零售私行财富成亮点

零售业务方面,2025年9月末,平安银行个人贷款余额1.73万亿元。上述个人贷款中,住房按揭贷款余额3523.5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1%;信用卡应收账款余额4006.63亿元;消费性贷款余额4605.33亿元;经营性贷款余额5156.46亿元。

2025年9月末,平安银行零售客户数近1.28亿户,较上年末增长1.6%,管理零售客户资产(AUM)4.21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0.5%。平安银行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在满足客户存贷款需求的基础上,通过提供多样化的投资理财产品、权益和服务,打造覆盖不同客群的财富管理服务体系。

私行财富上,2025年9月末,该行财富客户149.11万户,较上年末增长2.4%,其中私行客户210.33万户,较上年末增长6.7%;私行客户AUM余额1.97万亿元。2025年1-9月,财富管理手续费收入39.79亿元,同比增长16.1%;其中,代理个人保险收入12.37亿元,同比增长48.7%,代理个人理财收入9.87亿元,同比增长12.8%,代理个人基金收入16.22亿元,同比增长6.7%。

对公精选行业赛道

对公业务方面,平安银行聚焦“做精行业、做精客户、做精产品”,在产业金融、科技金融、供应链金融、跨境金融、普惠金融方面重点发力,持续加大实体经济支持力度。

2025年9月末,企业贷款余额1.69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1%;紧跟国家政策导向和市场趋势,精选行业赛道,在细分领域探索布局,不断优化资产结构,推动资产业务均衡发展。2025年9月末,企业存款余额2.28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3%,1-9月企业存款平均付息率1.61%,较去年同期下降46个基点;重点开拓低成本负债来源,持续优化存款结构及成本,推动存款高质量增长。

房地产业务余额明显减少

平安银行单独提及了对房地产行业授信的风险防范和质量管控,不断完善房地产贷款管控措施,坚持“以项目为中心”,通过强化项目封闭管理,实施贷管并重机制,持续提升风险管控水平。

2025年9月末,平安银行房地产相关的实有及或有信贷、自营债券投资、自营非标投资等承担信用风险的业务余额合计2662.34亿元,较上年末减少71.03亿元;理财资金出资、委托贷款、合作机构管理代销信托及基金、主承销债务融资工具等不承担信用风险的业务余额合计728.57亿元,较上年末减少30.22亿元。

资本充足率提升

此外,平安银行积极应对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加强风险管控,持续优化资产和客群结构。2025年9月末,不良贷款率1.05%,较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逾期60天以上贷款偏离度及逾期90天以上贷款偏离度分别为0.77和0.66;拨备覆盖率229.60%,风险抵补能力保持良好。

2025年9月末,平安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及资本充足率分别为9.52%、11.06%、13.48%,较上年末分别上升0.40、0.37、0.37个百分点。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