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农商行是A股市值最大的农商银行,它的利润动向当然会引人关注。
10月30日晚间,沪农商行披露了2025年三季度报告。季报显示,1-9月,沪农商行实现营业收入198.31亿元,同比下降3.18%;实现归母净利润105.67亿元,同比增长0.78%,整体表现在同类银行中相对稳健。
相应的,沪农商行的股价表现在中小银行中也算相对突出的,三季度内调整只有13%,明显有机构资金进出。

成本控制良好
在外部环境整体挑战加剧的背景下,今年三季报各家银行的经营各自分化。沪农商行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98.31亿元,同比下降3.18%;实现归母净利润105.67亿元,同比增长0.78%的表现,算是稳健的。
盈利能力的稳固而成本管理动作密切先关。报告期内,沪农商行发生业务及管理费53.78亿元,同比下降8.28%;成本收入比为27.16%,同比下降1.50个百分点。

非利息收入增,利息净收入降
具体剖析看,沪农商行的营业收入结构情况各自不同。非利息净收入53.70亿元,同比增长2.24%;但同期利息收入的同比减少,同比下降5.05%。因为利息收入规模更大,所以整体营收入有所回落。
但投资收益依然给力,三季报里沪农商行实现34.58亿元投资收益,同比增长72.23%;汇兑损益4.04亿元,同比增长648以上。对于非利息净收入的整体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

存贷款结构也在变
零售金融方面,报告期内,沪农商行零售金融资产(AUM)余额8414.2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61.06亿元,增幅5.80%;个人客户数(不含信用卡客户)2617.19万户,较上年末增加143.97万户,增幅5.82%。金融资产和客户数是其他业务的“基石”,这块表现还是不错的。
另外,报告期末,沪农商行储蓄AUM余额5899.9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98.06亿元,增幅5.32%;非储蓄AUM余额2514.3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63.0亿元,增幅6.93%。人民币存款付息率较上年末压降35BPs。
报告期末,沪农商行个人贷款余额(不含信用卡)1,901.26亿元,较上年末下降32.82亿元,其中,房产按揭类贷款余额1,071.7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14%;非房产按揭类贷款余额829.50亿元,较上年末下降7.31%。
这亦符合沪农商行在季报中表示的,坚决贯彻落实个人住房贷款业务相关政策和要求,进一步加强风险管理,提升定价能力,推进个人贷款业务稳健发展。
培育战略客户
另外,沪农商行在大客户方面下了大力气。
报告期内,该行公布称,持续推进总行级战略客户新增培育。报告期末,总行级战略客户贷款余额989.3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63.50亿元。
这也为,沪农商行对公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加80.51亿元(增幅1.64%);对公存款余额较上年末增加372.14亿元(增幅7.71%)贡献良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