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速览
财务表现: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4,921.15亿元,同比增长2.72%;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776.60亿元,同比增长1.08%;净息差1.26%,同比下降;非利息收入同比大增16.22%,占比提升至33.8%;每股收益0.55元,同比微降。
核心业务进展:公司贷款同比增长11.71%,个人贷款增速仅0.56%;客户存款总额同比增长6.10%,其中个人存款增速8.49%;不良贷款率1.24%,较年初下降0.01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196.60%。
发展战略与资本结构:资产总额37.55万亿元,较年初增长7.10%;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2.58%,资本充足率18.66%;非利息收入增长显著,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同比增长8.07%。
现金流与分红: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大幅下降69.53%,至512.26亿元,主要因贷款投放增加;已实施优先股分红8.83亿元,中期普通股分红方案待批。
未来关注:净息差持续承压,非息收入能否持续高增,资产质量变化,资本充足率及监管政策影响,现金流波动及贷款结构调整。
中国银行2025年三季报:净息差承压,非息收入成亮点,资产扩张与风险并存
中国银行(3988.HK)刚刚披露了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整体表现延续了国有大行的稳健风格,但细节之处仍有不少值得投资者警惕和深思的信号。
1. 利润增长乏力,净息差持续收窄
前三季度,集团实现营业收入4,921.15亿元,同比增长2.72%;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776.60亿元,同比增长1.08%。表面上看,利润依然正增长,但增速已明显放缓。净息差仅为1.26%,同比下降,反映出息差压力持续,利率市场化和资产端收益下行的影响正在加剧。净利息收入同比减少3.04%,至3,257.92亿元,成为拖累整体业绩的主要因素。
2. 非息收入撑起增长,手续费及佣金收入改善
值得注意的是,非利息收入同比大增16.22%,达到1,663.23亿元,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提升至33.8%。其中,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增长8.07%,至655.91亿元,显示出中行在财富管理、结算、代理等领域的业务拓展初见成效。其他非利息收入同比增长22.23%,成为业绩亮点。但非息收入的高增长能否持续,仍需关注宏观环境和监管政策的变化。
3. 资产扩张加速,贷款结构分化明显
截至9月末,集团资产总额37.55万亿元,较年初增长7.10%。公司贷款同比增长11.71%,远高于个人贷款的0.56%,显示中行在对公业务上持续发力,但也意味着对公贷款风险敞口扩大。客户存款总额25.68万亿元,同比增长6.10%,其中个人存款增速8.49%,高于公司存款的3.68%。金融投资总额同比增长12.98%,人民币和外币投资均有两位数增长,反映出中行在资产配置上的积极调整。
4. 资产质量边际改善,风险仍需警惕
不良贷款总额2,886.69亿元,不良贷款率1.24%,较年初下降0.01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196.60%,虽较年初下降4个百分点,但仍处于较高水平。资产减值损失同比下降6.20%,至2805.18亿元,显示风险成本有所缓解。但在贷款扩张加速、经济复苏不确定性加大的背景下,资产质量的边际变化仍需持续关注。
5. 资本充足,现金流承压
资本充足率18.66%,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2.58%,资本实力依然稳健。但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仅为512.26亿元,同比大幅下降69.53%,主要因贷款投放增加导致现金流出。虽然资产扩张带来规模效应,但现金流波动值得警惕,若信贷投放回收不及预期,可能影响流动性安全垫。
6. 分红政策延续,股东结构稳定
中行已实施优先股分红8.83亿元,中期普通股分红方案待批,分红政策延续稳定。股东结构方面,中央汇金、财政部等国有资本依然牢牢掌控大局,前十大股东结构未见明显变化。
结语与未来关注
中国银行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整体稳健,但利润增速放缓、净息差承压、现金流波动等问题不容忽视。非息收入的高增长为业绩提供支撑,但能否持续仍有待观察。资产扩张与风险并存,贷款结构分化明显,资产质量边际改善但压力未消。未来需重点关注净息差走势、非息收入可持续性、资产质量变化、资本充足率及监管政策影响,以及现金流的进一步波动。对于投资者而言,中行的“稳”背后,依然有不少值得深挖的结构性变化和潜在预期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