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分红险转型追踪:10月保费增速放缓、“开门红”压力仍在

11月12日,新华保险披露公司前10个月累计实现保费1819.73亿元,同比增幅达17%; 信风测算...

11月12日,新华保险披露公司前10个月累计实现保费1819.73亿元,同比增幅达17%;

信风测算发现,新华保险第一至第三季度的季度保费同比增速分别为28.02%、15.38%、9.89%,10月月度保费增速则为-7.21%。

以分红险为导向的产品转型,是新华保险负债端的焦点。

今年一季度,新华保险曾以28%的保费增速跑赢上市同业,但彼时亦有质疑之声,认为其主打的短期快返百分百刚兑产品不适应利率下行的大趋势,与资产负债匹配的主旨相悖。

4月开始,新华保险全面推广刚兑比例较低的分红险,重点提升队伍理解与沟通能力,银保渠道则依据银行网点需求实施差异化供给;

管理层披露,4-7月该公司个险、银保渠道的分红险期交保费占比分别在7成、3成以上;

9月起,新华保险集中推出多款分红险新产品,并将部分重点产品纳入个人养老金名单。

一面是持续增加的新品供给,一面是逐渐下滑的保费增……新华保险产品转型需要攻克的困难还有很多。

近几年利率下探大背景下,险企倾向于减少负债端刚兑产品比例,为投资端松绑;

几家头部险企在今年均已表态支持浮动收益型产品,分红险亦频频占据推介“C位”。

浮动型产品挑战的,既是代理人对分红的理解与表达,亦是客户对于确定性的风险偏好转移。

也因如此,险企在产品转型之初也容易产生新单保费的波动,而新华保险就是上市险企中启动转型较晚的一位。

今年的中期业绩会上,新华保险董事长杨玉成曾强调,公司已经七年未有分红险销售经验,现在的转型成功而艰难;

总裁与财务负责人龚兴峰则表示,为推进分红险转型,公司已成立领导小组,建立支付联动、前后线协同的分红险销售推动专班和分红账户管理专班的一体化机制。

龚兴峰透露,上半年分红险转型已在三方面取得良好效果:

一是明确分红险在客户全生命周期产品体系中的定位和功能;

二是构建销售队伍对分红险的知识储备和销售技能,重新规划了分红险培训体系;

三是形成了分红险组合销售和立体推动的新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新华保险需要直面的不仅是内部销售系统与分红险的磨合,更有日益白热化的竞争环境。

信风注意到,如今已有众多人身险公司开启2026年的“开门红”之战,其中中小型险企产品策略更为多元,分红险、普通型寿险兼而有之;

但头部险企已毫无例外地选择分红险作为主力产品,包括分红型养老金、分红型增额终身寿等产品。

受益于投资端的资本市场行情,新华保险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328.57亿元,创下同期业绩新高,年化总投资收益率达8.6%、总资产突破1.8万亿元;

未来,该公司能否在负债端取得更多突破,仍有待时间检验。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