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大通解读宁德时代:储能大单、H股解禁与纳入恒科指数

摩根大通表示,应该谨慎对待宁德时代获得海博思创200GWh储能电池订单的实际约束力;11月20日起近50%的H股IPO锁定股份将解禁,约7750万股面临潜在抛压;但公司有望纳入恒生科技指数,可能触发被动资金流入。综合多空因素,摩根大通将宁德时代目标价从600港元下调至575港元,A股目标价480元(约有19%上行空间)。

在宁德时代股价因巨额储能订单而异动之际,摩根大通在报告中对宁德时代一系列市场动态进行了剖析。

据追风交易台,摩根大通在最新研报中聚焦三大关键事件对投资者的影响:

首先,宁德时代获得海博思创200GWh储能电池订单,但分析师提醒投资者谨慎解读该订单的实际约束力。

其次,11月20日起近50%的H股IPO锁定股份将解禁,约7750万股面临潜在抛压;

第三,公司有望纳入恒生科技指数,可能触发被动资金流入。

摩根大通维持H股"中性"评级,目标价由600港元下调至575港元(较最新收盘价仅有6%上行空间),同时维持A股"增持"评级,目标价480元人民币(约有19%上行空间)。

值得关注的是,宁德时代H股目前交易价较A股溢价23%,这在双重上市股票中极为罕见,且H股被大量做空,借券利用率高达95%。这些因素叠加解禁和指数纳入预期,将为股价走势带来显著不确定性。

储能大单:象征意义大于实质?

一张来自海博思创的200GWh储能大单引爆了宁德时代的股价,市场对公司2026年出货量的预期迅速升温。

但摩根大通对此保持审慎,并提醒投资者不要仅凭协议表面价值作出判断。报告指出,这类战略协议在历史上往往不具备严格的约束力,其实际执行量将视未来市场需求而定。

类似协议在2021-2022年供应紧张时期十分常见,主要反映行业参与者预期供应受限而需求强劲的信号,可能在短缺时期为签约方提供优先权。但根据电动车行业的过往经验,如果市场需求不及预期,"保量承诺"可能无法兑现。

值得注意的细节是,海博思创在协议中明确声明:实际采购量将在每年年底基于滚动评估进行调整。因此,摩根大通表示不会仅根据此订单上调宁德时代销售预测,除非有明确迹象显示公司正响应强劲需求而扩产。

从历史合作看,2024年之前宁德时代在海博思创的份额约为80%,2024年因亿纬锂能进入而降至约30%。行业专家预计2025年宁德时代在海博思创的份额将回升至约60%。

摩根大通注意到,市场中看多阵营对宁德时代2026年产量目标的预期已从1.0-1.1TWh上升至1.3TWh甚至1.6TWh。分析师认为这些预期过于乐观。根据摩根大通估算,公司2026年底产能约为1.3TWh,对应年度有效产能超过1.1TWh。这与市场激进预期存在显著差距,投资者需要对产能扩张速度保持理性判断。

H股技术面:解禁压力与空头挤压

除了对订单真实性的拷问,技术面的压力同样不容忽视。报告强调,近一半的H股IPO基石投资者股份(约7750万股)即将于11月20日解禁,考虑到当前股价已较IPO价格上涨107%,且相对A股存在显著溢价,解禁将构成潜在的抛售压力。

然而,极高的空头仓位也为潜在的“逼空”行情埋下伏笔。报告显示,宁德时代H股的卖空比例极高,股票借贷池利用率已达95%。在此背景下,市场对宁德时代H股可能被纳入恒生科技指数(HSTECH)的预期成为关键。若成功纳入,预计将带来相当于2个交易日均量的被动资金流入,可能引发剧烈的空头回补。

值得一提的是,宁德时代是唯一一只H股较A股出现显著溢价的双重上市股票,峰值时H股溢价曾高达45%。摩根大通将这一罕见现象归因于多个因素:

  • 流动性偏低:H股日均成交额1.41亿美元,而A股达15亿美元
  • 全球投资者需求:某些投资组合无法交易A股或更偏好H股。在MSCI中国指数中,H股权重占82%,A股仅占13%
  • 稀缺性溢价:宁德时代被视为获取全球电动车价值链敞口的优质标的

综合多空因素,摩根大通对宁德时代H股维持“中性”评级,但将目标价从600港元下调至575港元。其核心逻辑在于,预计IPO解禁后,H股对A股的异常高溢价将趋于收窄。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