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银最新报告揭示了美国科技巨头前所未有的发债狂潮,以及其对信用债市场造成的冲击。
据追风交易台,美国银行在最新报告中指出,美国五大云计算巨头(亚马逊、谷歌、Meta、微软、甲骨文)今年迄今的总发行量达到惊人的1210亿美元,是过去五年平均280亿美元的四倍有余。
这场债券供应洪流对市场造成显著冲击,云巨头债券利差大幅扩大,其中甲骨文利差扩大48个基点,Meta和谷歌分别扩大15和10个基点,明显跑输整体投资级债券指数。
同时,美银认为,2026年预计供应量维持在1000亿美元左右,不会进一步加速。市场已经消化了供给高峰的冲击,在发行节奏趋于稳定的预期下,当前被“砸”出的更高收益率,可能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切入点。
利差急剧扩大,大幅跑输大盘
自9月以来,五大云计算巨头已累计发行810亿美元的美元投资级债券。加上今年早些时候的零星发债以及10月份270亿美元的RPLDCI交易,2025年迄今总发债量达到1210亿美元。相比之下,过去五年这些公司的年均发债量仅为280亿美元。

天量供给直接冲击了二级市场,导致这些科技巨头的债券利差急剧扩大,表现远远落后于市场平均水平。美银报告显示:
这种供给洪流毫不意外地大幅推高了超大规模云厂商的利差。从9月1日到11月14日,甲骨文(ORCL)的利差走扩48个基点,Meta(META)和谷歌(GOOGL)也分别走扩15和10个基点。这相当于27-49%的增幅,显著跑输同期仅上涨3%的整体投资级指数。
高额发债或成常态,利差已具吸引力?
展望未来,发债潮似乎并未结束。根据2026年共识预测,不同云巨头面临的融资需求差异显著。Meta和甲骨文的资本支出预计将超过经营现金流减去股息和股票回购后的可用现金,而谷歌的资本支出预计与可用现金流基本持平。
截至目前,五大云巨头中已有四家自9月以来发行了美国投资级债券,唯独微软尚未出手。相对于资本支出规模而言,微软的融资需求最小,这解释了其暂未进入市场的原因。
美银报告预计,由于资本支出需求持续,2026年的发债规模将维持在千亿美元级别。但美银策略师认为,这可能正是机会所在:
鉴于这些公司在2026年仍能用经营现金流覆盖大部分资本支出,我们预计2026年将有约1000亿美元的类似规模供给。超大规模云厂商的债券发行不会再显著加速,这使得它们当前大幅走扩的利差变得有吸引力。
~~~~~~~~~~~~~~~~~~~~~~~~
以上精彩内容来自追风交易台。
更详细的解读,包括实时解读、一线研究等内容,请加入【追风交易台▪年度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