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三大指数集体高开低走,创业板跌超1% ,银行股走强,中国银行股价续创历史新高,锂矿股反复活跃,房地产逆势上涨,有色金属、燃气等概念涨幅居前,煤炭、预制菜、乳业、有机硅等板块跌幅居前。港股,商品,债市。
11月20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翻绿,创业板指跌1.12%,此前一度涨近2%。银行股延续强势,中国银行、工商银行齐创新高,消息面上,中国银行表示,此次股价上涨,一方面得益于银行板块整体上涨趋势的带动,另一方面,公司三季报披露的主要经营数据保持稳健。房地产爆发,消息面上,有媒体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新一轮支持政策或将推出,以提振房地产市场情绪。
港股涨跌不一,恒生指数收涨0.02%,恒生科技指数收跌0.58%录得五连跌,李宁涨4%,小鹏汽车跌超4%,华虹半导体跌超3%,携程集团跌超3%。
商品收盘多数下跌,集运指数(欧线)跌1.39%,沪银涨0.75%。
债市收盘多数上涨,10年期主力合约涨0.06%,5年期主力合约涨0.06%。
A股:截至收盘,沪指跌0.4%,深成指跌0.76%,创业板指跌1.12%。
盘面上,个股跌多涨少,沪深京三市下跌个股近3800只,今日成交1.72万亿。板块方面,锂矿、盐湖提锂等锂资源相关板块表现活跃,央企银行、银行等金融股走势稳健,玻璃纤维、建材、家居用品等地产链板块逆势上涨;下跌方面,水产、锂电电解液、钠离子电池、动力电池等新能源产业链集体调整,预制菜、食品加工等消费板块持续走弱,冰雪旅游、餐饮旅游等出行消费方向表现低迷,煤炭、石油化工、能源设备等传统能源板块全线承压。
具体来看,银行股延续强势,中国银行、工商银行齐创新高。海南板块反复活跃,海南海药涨停。锂矿股继续走强,大为股份涨停。算力硬件股盘中拉升,中富电路、东材科技涨停。下跌方面,消费股集体下挫,丽人丽妆跌停,国联水产跌超10%。
消息面上,中信证券指出,三季度行业息差初步企稳,且低估值隐含的价值空间显著,年底步入长线资金配置时段,有助于催化行情。国信证券认为,上市险企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业绩高增长,投资端受益于资本市场回暖,负债端也通过产品结构优化实现了质态改善。
港股:截至收盘,恒生指数飘红收涨0.02%,恒生科技指数跌0.58%并且录得5连跌行情。
板块方面,富士康概念股表现最为抢眼,大幅上涨3.62%;水泥、体育用品紧随其后,涨幅均超2%;反恐、智能医疗、建材、家电等板块也表现活跃,整体涨幅居前。下跌方面,新能源赛道集体调整,锂电池板块重挫4.05%,新能源汽车板块下跌3.47%,成为拖累市场的主要力量。此外,智能家居、金融IC、软件外包等科技相关板块也表现低迷,跌幅居前。房地产投资和电气设备板块跌幅最大,均超过4.6%。
商品:收盘多数下跌,焦煤跌3.17%,集运指数(欧线)跌1.39%,氧化铝跌1.26%,碳酸锂涨0.84%,沪银涨0.75%。
债市:收盘多数上涨,30年期主力合约跌0.21%报115.870元,10年期主力合约涨0.06%报108.485元,5年期主力合约涨0.06%报105.935元,2年期主力合约持平于102.462元。
房地产异动拉升
A股、港股地产股收盘前集体异动拉升。
港股亿达中国领涨,涨幅超过35%;明发集团、鑫达投资控股、绿景中国地产、国瑞健康等跟涨,涨幅在7%至15%之间;万达酒店发展、融创中国、新明中国亦集体收高,涨幅在4%至7%区间。

A股财信发展直线涨停,特发服务、世联行、光大嘉宝、深深房A、万科A等纷纷冲高。

消息面上,有媒体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新一轮支持政策或将推出,以提振房地产市场情绪。
据新华社报道,随着住房发展进入存量时代,二手房对新房的替代作用增强,新房销售规模下降、二手房交易占据主导逐步成为房地产市场的常态。今年1月至10月份,全国二手房交易网签面积同比增长4.7%,二手房在交易总量中的占比为44.8%。
政策层面迎来重要指引,"十五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强调要建设"好房子"、提升房屋品质和物业服务。这一政策定调为行业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获得多家券商机构积极解读。他们认为,在政策预期升温的背景下,房地产行业有望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特别是产品力突出、资金充裕的优质房企将获得更大发展空间。
尽管短期市场仍面临销售数据承压、投资信心不足等挑战,但机构普遍认为,政策工具箱仍存较大空间,随着后续优化政策的逐步落地,房地产市场有望实现稳健修复。具备稳定现金流的高股息商业地产企业,以及深耕高能级城市的品牌房企,被看好将在本轮行业调整中脱颖而出。
锂矿概念再度走强
大中矿业强势领涨,涨幅超过7%;威领股份、盛新锂能紧随其后,涨幅均超6%;天华新能源上涨超6%,国城矿业涨近5%。此外,西藏城投、融捷股份、藏格矿业等均录得超过2.5%的涨幅。

消息面,昨日,碳酸锂期货主力合约今日盘中突破10万元/吨,创2024年6月以来新高。有分析指出,本轮碳酸锂价格走强主要受储能需求爆发与新能源汽车市场稳步增长的双重驱动。
中邮证券指出,近日碳酸锂价格大幅波动,市场对储能明年需求预期较为乐观,海博思创与宁德时代签订《战略合作协议》,2026年至2028年海博思创累计采购电量不低于200GWh,进一步验证储能市场景气度。国内储能产业高增长的核心驱动力源于能源结构转型,随着强制配储退出,独立储能快速崛起。累计储能需求将超2000GWh,年均需求达百GWh级。
从未来空间来看,中国储能产业已确立3—5年的持续成长周期。AI推动数据中心规模爆发式增长,AI数据中心功率极高且波动大,需配置储能来平滑电网冲击,同时作为备用电源支撑算力峰值,未来两三年海外储能年增速预期或至40%—50%,成为碳酸锂需求主要增长动力。
银行股强力护盘
中国银行A股收涨4%,续创历史新高,建设银行、邮储银行紧随其后,涨幅均超过3%。光大银行、交通银行、中信银行涨幅也在1%以上,工商银行小幅收涨。

消息面上,针对股价异动,中国银行董事会办公室投资者关系团队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公司基本面未发生重大变化,目前正持续关注股价波动情况。此次股价上涨,一方面得益于银行板块整体上涨趋势的带动,并非我行个例;另一方面,公司三季报披露的主要经营数据保持稳健,基本面支撑下股价得到合理反映。”
2025年A股上市银行中期分红规模再创新高,拟合计派现近2638亿元,国有大行是主力军。巨额"红包"提升了银行股对稳健资金的吸引力。市场避险情绪升温,银行股成为资金的"避风港"。同时,保险资金等长线资金在年底有强烈的配置需求,倾向于增配股息率高、基本面稳健的银行股。央行强调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持续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这使得银行股超过4%的股息率显得格外有吸引力。机构分析认为,上市银行基本面底部预期已经明确,三季度净利润改善趋势延续,为板块上涨提供了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