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正沦为“免费基建”,真正Alpha机会在应用层?

资深投资者Sparks认为,大语言模型(LLMs)正迅速商品化,如同宽带或自来水一样,正被“免费赠送”,其本身并非最终的价值创造者。真正的投资机会已从基础设施层转移至应用层。未来2-3年的最大机遇在于利用AI技术颠覆传统行业的创新应用。

一位资深投资者通过对冲基金CIO发声,提出AI领域的投资重心应从基础设施转向应用层。

根据One River Asset Management首席投资官Eric Peters于2025年11月24日发表的文章,企业家、资深投资者Sparks指出,当前市场对大语言模型(LLM)的认知存在误区,真正的长期投资价值不在于构建这些模型本身,而在于其上的应用生态。

Sparks将LLM的现状比作宽带网络建设的早期阶段。他认为,LLM正在迅速商品化,这些模型“基本上正在被免费赠送”,就像人人喜爱的自来水。

“当初宽带建成时,真正赚大钱的不是运营商,而是在宽带之上建立业务的公司。”

Sparks认为,当下的市场格局是,多家大型语言模型开发商(如OpenAI)正在激烈竞争,试图在几乎相同的功能上超越彼此,这无异于“同时创造10个谷歌”。

在他看来,LLM开发商扮演的正是当年运营商的角色,他们提供了基础工具,但价值链上的最丰厚利润将流向那些最懂得如何使用这些工具创造实际商业价值的应用开发者。

这一判断直接影响其投资策略。Sparks表示,自己宁愿“做那个利用搜索引擎赚取真金白银的人”,而不是搜索引擎的开发者。

他正将全部的“前瞻性精力”用于寻找未来2-3年(他称之为“T+3”)的机会。他认为,最大的机遇是那些能够将AI能力与特定行业深度结合,从而创造巨大效率提升和商业模式变革的初创企业。

对于当前市场追捧的AI基础设施,Sparks则持谨慎态度。他将英伟达高达5万亿美元的估值与1999年时的思科相提并论,认为这更多是“向后看”的估值,反映了已发生的成就而非未来的潜力。

他预测,尽管未来几年美国将投入5000亿美元建设数据中心以满足“疯狂的”需求,但这轮建设更像一个“小繁荣”(boomlet),投入其中的资本和关注度已经“越位”(offsides)。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