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对冲基金的黄昏

海外对冲EquityLS
现在利率升高,钱不再是免费的,首先会看到估值下来,再次基金募资规模也会下来。所以投资期会回到2.5-3年这个均值,新发基金规模应该会打对折,回归到常规的一期规模。

进入2023,每天平均有1600个tech worker被裁。他们的投资人,Tech对冲基金,也在经历着惨痛的低谷。

科技crossover fund的噩梦

过去的两年让人人都开始敬畏周期的力量。看似长坡厚雪的赛道、千秋万代的方法论瞬间就能倒塌,让人不免想起四个字:物极必反,盛极而衰。红极一时的crossover tech hedge fund,就经历了这样一个过山车。Crossover就是public/private crossover基金, 俗称一二级联动,也就是那些搞VC的对冲基金。先看看美国大型crossover fund二级产品的2022业绩。

大型Tech基金

基金/指数

2022

Altimeter

-70%

Tiger Global HF

-56%

Tiger Global LO

-67%

Whale Rock

-43%

Sequoia Capital Global Equities

-41%

Lone Pine

-36%

D1

-30%

Viking

-23%

Coatue

-19%

标普

-19.4%

Source:公开信息。

Tiger, Lone Pine, D1, Viking和Coatue都是虎仔,其中D1是虎孙(Viking之子)。Sequoia CGE是红衫09年就开始做的二级基金,最近五年扩张到了$120亿。红衫炒股票,虎崽们做VC,是不是有点双向奔赴的感觉。

08年成立的Altimeter位于波士顿,创业只有3百万美金,最高一度管理179亿。最初是个对冲基金,成立5年以后开始做VC,最成功的项目是领投Snowflake 2015年的 series C。Altimeter那36mn股的SNOW最高曾价值88亿美金,这种回报是所有VC的终极梦想。他二级组合里最坚定的持仓包括拼多多。

Whale Rock也是在波士顿长大,由Fidelity的互联网老兵Alex Sacerdote创立,曾管理超150亿美金。最出名的是2015年开始就重仓Shopify,那时候后者刚上市,3-4块钱左右,后来一度涨到170。Whale Rock去年经历成立以来的最大亏损-43%,前年也亏了19.2%,这下交出过去16年的大部分盈利,据说超过百亿美金。传Whale Rock将会改为家办。是不是想起了Tiger Management的结局, 有点幻梦湮灭的感觉。

不过Ironically, VC部分募资越狠、private book越大的风险越低,因为一级那部分不能动,LP干着急没办法,作为机构还是有机会继续经营熬过这个坎。这不去年十月Tiger已经官宣开始募集下一期VC基金,要募60亿美金,说是全部用于投资早期项目。有传统VC的人质疑,根本没有那么多高质量的早期公司可以吃下这么多钱。

传说Tiger会从此改为VC firm。去年tech fund灾难性下跌的很多后续的难题会发生在2023。这些基金的二级业务一般来说补贴一级业务,从headcount和薪酬上都是。现在二级不做了,会产生什么问题谁也不知道。去年11月,Tiger的头号VC deal maker之一, 负责SaaS的John Curtius 走了,去开自己的新基金。

Tiger Global这三年

Tiger在去年亏掉/减记了420亿美金。

根据公开资料,Tiger Global Private Investment Partners (TGPIP)从07年的3期开始,一共募集了370亿美金,其中超过一半是最近三年募集的。见下图,Tiger没有XIII期基金,比较迷信不喜欢“13”。

单位:亿美元

 

III

IV

V

VI

VII

VIII

IX

X

XI

XII

XIV

XV

vintage

07

07

08

10

12

14

14

15

18

20

21

21

size

5

10

12.4

12.5

14.9

15

25

25

37.5

37.5

37.5

127

Source: Pitchbook.com

在2020年取得大幅回报后(HF回报48.4%,LO回报65.1%),Tiger开足了募资和投资机器,在2021年募集了165亿美金, 21-22年投了683个项目,比过去8年总和还多,进入炽热状态。据说过去两年里每48小时出一个term sheet,堪称VC流水线,大厂996。最近三期基金的vintage, 看着不太妙,LP很难赚钱,不过有很多资金宣称是投印度。

21年开头,Tiger那1000多亿美元的AUM中有大概一级和二级7比3。截至去年9月底,Tiger剩余的538亿资产中有3/4是一级资产,只有1/4是二级基金,二级跌的太快,一级不用mark to market那么频繁。

去年下半年开始,传统VC人越来越少见到crossover fund了,后者不太活跃了。传统VC人认为对冲基金做VC基因不太对:做对冲基金,讲究非常深入的基本面分析,说白了是相信自己的分析能预测未来。投的是大市值流动性高的公开市场股票,看错就跑。这和投早期公司的投资期限和确定性都不一样。“在VC世界里, 投一个公司不是一笔交易,是血汗和着泪水,牵着创始人的手一起创业。创始人要的不仅是钱,还有传帮带,mentorship。” 这话听着有点傲娇,但是我估计2年投683个项目,做投后服务是很难的。

19-21是一个特别的融资环境。这轮变化之后,估值回到15-19的平均水平可能性比较大,原地反弹到20-21的估值绝无可能。21年底,Tiger 15期融到了惊人的120多亿美金,对比11年前的2011年,一期基金只有12.5亿美金,那时一个项目最多投50mn, 大多数在20-30mn。

钱多、钱便宜自然手松。大基金募集了大笔资金,而团队规模是一样的,肯定希望一个deal多投点,把钱投出去成了压力。120多亿美金的基金,单笔投资肯定远远大于原来的最高50mn万一单,而50mn也许恰恰是公司需要的。团队不变,单个基金规模大了4-5倍,这肯定拉动了估值体系。为了把钱投出去,出手肯定更频繁,对于实际上不需要融资的公司,就给更高的估值让人家收钱,这肯定拉高了市场整体估值。

现在利率升高,钱不再是免费的,首先会看到估值下来,再次基金募资规模也会下来。所以投资期会回到2.5-3年这个均值,新发基金规模应该会打对折,回归到常规的一期规模。

VC玩法会改变吗

过去十年令人印象深刻的大规模多轮次private round是否会被逆转,tech公司是否会回到小市值IPO的时代?答案可能是不会,钱还在系统里,还有很多很多。但这要分三个方面说起,一是IPO市场的发行被垄断,从而造成二:共同基金巨兽变成IPO的主要买家。这些20年来的结构性变化,会带着强大的惯性继续驱动VC、IPO市场,除非颠覆性事件的发生。最后,可能的变化会发生在direct listing的规则演进上。

上市前巨量多轮次私募始于Facebook和Baba,这是时代的里程碑。各种形式的资本都参与到科技公司的上市前投资中,而不单单是VC。VC发展了好几十年了,但是在这个里程碑之前,VC这个工具适用的是特别早期的投资,创业公司很多的跳跃成长是发生在上市后。

自此之后生态里很多元素发生了结构性变化。

首先,在美国科技公司上市的承销商已经形成了二元化垄断,就是大摩和高盛两家二人转。这种情况很严重,如果你的公司不是这二者之一承销的,投资者会觉得有猫腻。然而如果时光倒流20年,那时候有Hambrecht & Quist (now part of JP Morgan), Montgomery and Company (now part of BofA), Alex Brown等一些精品投行定位是10亿刀(市值)以下的IPO。实际上是Deutsche Morgan Grenfell和Alex Brown做的亚马逊上市。这种事现在没有了,永远不会看到大摩或者高盛做5亿美元(融资额)的IPO,这就是dynamics shift。

同时,买家也变了。最大的科技IPO买家们,是Fidelity,T. Rowe, Wellington, Franklin这些共同基金天团。如果你的公司想IPO,高盛大摩会希望这些最高质量的共同基金做定海神针。Fidelity内部有6个不同基金可以拿科技IPO的份额,最小的一个350亿美金规模,最大的麦哲伦基金1500亿美金。如果一个热门IPO想让富达领衔,比如拿10%的allocation(单一投资人的上限),而富达的6个基金都想要点,那么融资规模就得很大。如果这个IPO只融十亿美金,10%就是1亿美金,富达的6个基金就得分这1亿美金。假如一个PM在富达管300亿美金,而分到的只有20-30mn的配额,这是一种错配。如果这个IPO融50亿美金,那还差不多。

所以这个生态回到20年前,公司估值5-10亿美金的时候就上市,只融1亿美元,基本不可能。买家变成了万亿的富达,或者至少是几千亿的威灵顿。这也就意味着大规模,多轮次的private round将会延续。Crossover fund中VC部分的玩法,大概率还会继续下去。

最后,也许direct listing直接上市是IPO的替代方案之一。例如第一批的两个direct listing的案例,Spotify和Slack,威灵顿是最大的支持者,在开始交易的一周内,各买了十亿美金的Spotify和Slack的老股。这在常规的IPO中是不可能的,因为常规IPO里就是拿市值的10%来融资,其他的股份头180天锁定,根本没有股票可以买。Direct listing提供了10-30亿市值科技公司上市的更好的途径。现在DL监管规定的发展方向,越来越接近允许发新股,也就是允许直接融资,那就和常规IPO一样了。这是小市值科技公司IPO的一个可能性。

希望各位能在Direct Listing中找到优秀的小公司,享受公开市场的巨大升幅,像当年Amazon和腾讯一样。否则科技公司给二级真没有留多少肉吃了。

还能有哪些差异化

Andreesen的服务式VC前途如何?2012年A16Z开始建设服务能力。A16Z之前,VC没有这种平台化的模式帮被投企业做销售,做招聘。50%的被投公司选择Andreesen是因为有这个庞大的后台服务团队。现在,Andreesen有150个人的团队在帮被投公司找CFO,找客户。

问题是,A16Z计划隔一段时间就增长2-3X AUM,被投公司的数量也是这个增速,那么意味着投后服务团队的规模也得是这个速度,这是不可持续的。150个人翻倍是什么概念,这里面没有带入软件,这个增值服务就是人力密集型的。

另一方面,有些VC和crossover在研究用data science给被投公司提供增值。数据科技是现代VC的差异点。实际上在Facebook和Baba上市以后的新时代,Growth Venture这个领域的GP之间毫无区别,这个期间有对冲基金,有SPV都在投一级。共同基金也活跃过一段时间,他们的卖点是告诉公司,我可以拿你20年。还有软银的时代,卖点是你融50mn对吧,我给5亿可以不,你用来烧光所有的竞争对手。在22年之前的最后一段疯狂时期,流行的卖点是我最快,我出价最高。这些卖点都不可持续(除了共同基金那个拿你20年的pitch)。

Data science也许是最好的leverage之一, 如果你的被投企业是data centric或者product-led。到最后就是用省钱的方法做营销,找客户,而不需要很大的cost center。

后记

1.趁早:Crossover fund的一级部分看着还能继续,果然募资是第一生产力。不过可怜的是那些二级产品的长期投资人,一年交出投资以来的大部分收益。更惨的是经过审慎尽调、长期观察,亲切会谈后,在2020年业绩和规模双击后终于认购的投资人。所以业绩看得太长也有问题,还是得趁早。和明星PM约上一见也没有太大意义,能管几百亿美金的人才还不得把你说得一愣一愣的。尤其那种深度基本面分析的,你不进入他的叙事才怪。多了解几种完全不同的投资赚钱方式还是有必要的,比如想一想为什么索罗斯和巴菲特都可以赚钱。

2.成功人士的成功经验:这些crossover大佬2020年都是涨了70-80%的,现在又吐出来。上涨的时候总结的那些成功经验到底是不是上涨的真正原因,需要反思。如果乘电梯直冲云霄的时候,总结出自己姿势摆得有多美,下行的时候看着就尴尬。基金经理的业绩长度是次要的,他所做的策略倒是应该有个20-30年的周期可看可回味,这个更重要。慎看对冲基金的创新尝试。有时候,自我怀疑比自我强化要安全点。

3.苍天饶过谁:LP拿到了windfall, 送给老虎,老虎拿到了windfall, 送给founder, founder 拿到了windfall随便烧,烧出超级IPO,然后founder套现了windfall,成为LP,送给老虎。像不像music chair。

4.Trader-run的VC:hedge fund 还是有个put money to work的trading的mindset。钱的效率,leverage, sizing,基本面分析(fancy word for forecasting)是核心。VC则不然,是承认了30个公司里亏29个,但是有一个出百倍千倍回报的模式。VC是人力密集型,HF是top down, 一个老板做single manager。Hedge fund是hands off, 不行就卖了,认错退出。VC是被动的long only, 每个都是孩子,都要抢救一下。

5.都是周期,长短不一:成长股的投资人大多没有周期思维,这是他为什么敢只押注成长股的基本面,这里面假设的是时代的大背景(通胀,rates, 世界和平)不变。只押注优秀公司而不管别的,这是他成功的原因。当然,如果在挑选好公司的路上混入宏观的inputs, VC干脆别做了,不单纯了。Crossover基金的宿命就是public book越来越像自己的private book, 因为一人不能分饰两角,左右互搏,一半资产压在long only伟大梦想,另一半资产多空交易,规避短期风险。永远是自我加强。VC的形式刚好能够避开市场的波动,而LP通过连续投好几个vintage, 跨越了大概20-30年的周期得到15%的IRR,这很合理。

6. 期待看到这些crossover fund的救赎与反思,就像你和我也必然会经历的一样。寻找,就寻见; 叩门的,就给你们开门。

本文来源于海外对冲EquityLS,原文标题为《Tech对冲基金的黄昏》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