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中小银行担忧再起。2024年1月31日规模排在美国银行业第28名的纽约社区银行股价下跌38%,主要由于利润大幅低于市场预期并降低派息,带动中小银行股价跟随下跌,其中商业房地产贷款占比较高的硅谷国家银行(VLY)、欧扎克银行(OZK)、阿莱恩斯西部银行(WAL)1月31日~2月1日总跌幅约15%。尽管纽约社区银行商业地产占比较高具有特殊性,但也反映出高利率环境下商业地产信用风险上升的趋势。
重新审视商业地产的金融风险。根据Green Street,2023年商业地产价格降幅达20%,相关债务压力上升。美联储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月美国银行业商业地产贷款规模2.9万亿美元,其中中小银行商业地产贷款占行业比重为69%;商业地产贷款占全部银行资产比例约为13%,占中小银行总资产比重为30%,中小银行在商业地产风险下成为金融体系中的脆弱环节。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暂歇。硅谷银行风险事件后,美联储推出流动性支持工具BTFP,有效缓解了存款挤兑的风险。尽管如此,高利率环境对银行负债的影响仍在持续显现:货币市场基金增速明显快于存款,存款内部利率较高的大额定期存款规模上升,利率较低的一般存款规模持续下降;遭遇挤兑风险的银行,使用BTFP工具负债成本大幅高于存款导致净利润承压(例如第一共和银行FRC)。此外,BTFP工具将于2024年3月11日停止,是否引发储户担忧仍值得关注,如果后续出现挤兑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可能再度上升。
为何中小银行风险并未演绎为金融危机?过去一年中美国中小银行风险并未演变为系统性金融危机,一方面由于美联储流动性支持工具稳定市场信心,另一方面也由于美国经济基本面在高利率下保持韧性——除财政刺激效应之外,从金融角度债务固定利率占比较高、重定价较慢,偿债压力上升斜率平缓也是主要原因。我们认为美国金融风险最终实现“软着陆”情形,取决于两个条件:1)财政支持保持足够的强度,使得经济增长和投资回报率保持韧性;2)通胀回落速度足够快,构成美联储在2024年及时降息的条件,避免利率保持高位在更长时间(Higher for longer)。而“硬着陆”或金融风险进一步扩散为更广泛的信用风险的情形可能为:1)财政支持力度下降或经济回落超预期,导致信贷条件收缩;2)通胀未能如期回落,美联储2024年降息幅度低于预期,导致更多债务在高利率重定价,企业偿债负担上升。
下一步的风险演绎路径。动态角度,从2022年的经验看,一旦金融风险出现美国监管往往采取救助、流动性支持等方式应对,但这种方式并非全无代价(2023年FDIC救助3家银行的花费约为300-400亿美元)。目前来看,尽管市场预期更加倾向 “软着陆”的基准情形,金融风险仍停留在局部、个别案例上,但历史经验来看金融风险往往呈现非线性和负向循环的特征,我们提示重点关注以下方面潜在金融风险的演绎:债务重定价导致偿债压力上升、商业地产贷款违约引发中小银行风险、流动性支持工具退出后的存款流失压力。
正文
美国中小银行担忧再起
纽约社区银行(NYCB)总资产约1100亿美元,规模排在美国第28名,此前于2023年3月收购了当时破产的签名银行(Signature Bank)。2024年1月31日,纽约社区银行(NYCB)股价下跌38%,主要由于利润大幅低于市场预期并降低派息,带动中小银行股价跟随下跌,其中商业房地产贷款占比较高的硅谷国家银行(VLY)、欧扎克银行(OZK)、阿莱恩斯西部银行(WAL)1月31日~2月1日总跌幅约15%。具体而言:
1、利润低于预期:4Q23纽约社区银行净亏损2.5亿美元,大幅低于市场预期的净盈利2.1亿美元,主要由于其针对部分写字楼地产敞口及投资组合的重定价风险计提5.5亿美元拨备,较3Q23的6200万美元大幅上升。截至3Q23纽约社区银行商业地产贷款占总资产规模的46%、占全部贷款的60%,高于全部中小银行约30%的资产占比,商业地产敞口主要集中于纽约地区;商业地产敞口规模约为506亿美元,其中写字楼商业地产敞口规模为34亿美元,占商业房地产贷款比重6%。
2、削减股息:纽约社区银行削减每股股息至5美分,低于市场预期的17美分;主要由于2023年纽约社区银行收购签名银行后总资产规模超1000万美元,需要遵从更严格的资本和流动性要求。美国根据巴塞尔协议根据银行资产规模与系统重要性把银行划分为5档,不同档的银行监管标准不同。截至2023年末,纽约社区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9.10%。高于4.50%的监管要求,但低于可比同业的10.55%。
综上所述,尽管纽约社区银行商业地产占比较高具有特殊性,但也反映出高利率环境下商业地产信用风险上升的趋势。
图表:纽约社区银行股价大跌后多家中小银行跟随下跌
图表:商业地产敞口较高的银行股价下跌幅度较多
图表:纽约社区银行商业地产敞口占比较高
重新审视商业地产的风险
商业房地产贷款主要集中于中小银行,根据美联储,截至2024年1月美国银行业商业地产贷款规模2.9万亿美元,其中中小银行商业地产贷款占行业比重为69%;商业地产贷款占全部银行资产比例约为13%,占中小银行总资产比重为30%,中小银行在商业地产风险下成为金融体系中的脆弱环节。商业地产贷款中风险较高的办公楼贷款占17%左右,相对安全的租赁住房占比约44%,其余为零售物业、产业地产、酒店等。
2020年以来远程办公导致写字楼需求下降,截至2023年9月美国写字楼空置率达13.1%,已高于2008年水平。写字楼租金收益下降,可能会导致相关资产价格下跌(根据Green Street,2023年商业地产价格降幅达20%),流动性下降、偿债压力上升。美国 BBB级CMBS-OAS利差2023年3月以来持续上升,显示市场对商业地产风险担忧增加。截至2024年1月全部商业地产贷款拖欠率约为4.7%,较2021年的4.6%基本持平,但写字楼贷款拖欠率已从2021年的2.5%上升至2024年1月的6.3%。此外,截至2023年末美国商业地产贷款增速下降至3%,商业房地产信贷条件收紧程度已接近2020年高位,可能会导致企业融资压力进一步上升,局部信用风险可能上升。
图表:写字楼空置率高于2008年水平,商业地产价格下跌
图表:截至2024年1月写字楼贷款拖欠率上升至6.3%,较2021年的2.5%明显上升
图表:商业地产中占比最高的多户住宅贷款拖欠率较低,办公楼及零售地产拖欠率较高
图表:美国商业银行贷款结构
图表:中小银行持有近七成商业房地产贷款
图表:中小银行商业房地产贷款占总资产比重约为30%
图表:2021年以来BBB级CMBS OAS利差上升,显示投资者对商业地产信用风险担忧增加
图表:截至2021年末MBS结构中以政府支持机构MBS为主
图表:商业地产贷款条件收紧比例较高
图表:各类贷款增速下降
图表:贷款拖欠率略有上升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暂歇
我们在此前的两篇报告中提示高利率环境下美国银行固定利率资产形成“浮亏”(未实现损益)导致脆弱性上升。根据 FDIC的统计,截至2023年9月美国商业银行 AFS和HTM资产未实现亏损存量分别达到2935亿美元和3905亿美元(合计约6800亿美元),在利率保持高位的环境下风险并未排除。HTM 债券资产的未实现损失占到核心一级资本的 16%左右,如果考虑全部资产则占核心一级资本比重超过 100%,导致银行业具有较高脆弱性,一旦遭遇挤兑将出现资不抵债。该情况与 1980-90 年代的储贷危机类似,特别是未受保存款占比较高的银行(比如破产的 SVB 和 SBNY)。高利率吸引下,存款向货币基金的流出加剧了这一过程。
硅谷银行风险事件后,美联储推出流动性支持工具BTFP,有效缓解了存款挤兑的风险:2023年5月后存款规模不再下降,银行现金资产规模上升。尽管如此,高利率环境对银行负债的影响仍在持续显现:货币市场基金增速明显快于存款,存款内部利率较高的大额定期存款规模上升,利率较低的一般存款规模持续下降;遭遇挤兑风险的银行,使用BTFP工具负债成本约为4.5%-5.0%(上调后利率上升为5.4%左右),大幅高于存款1.6%左右的平均成本,可能导致净利润承压(例如第一共和银行FRC)。此外,BTFP工具将于2024年3月11日停止,是否引发储户担忧仍值得关注,如果后续出现挤兑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可能再度上升。
图表:利率保持高位,3Q23末美国银行AFS和HTM资产出现6000亿美元“浮亏”
图表:银行存款成本仍然较低
图表:加息周期中银行贷存比上升,流动性下降
图表:加息周期中货币基金-存款同比增速剪刀差上升
图表:存款规模稳定,货币基金规模上升
图表:货币基金-存款比重继续上升
图表:存款中大额定期存款规模上升,一般存款规模下降
图表:银行存款流出暂缓,现金资产规模回升
图表:除BTFP外贴现窗口规模下降
图表:美国银行存贷款净利差水平仍然较高
图表:美国亏损银行数量和占比仍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为何中小银行风险并未演绎为金融危机?
我们此前报告提示在高利率环境下,随着美联储加息及信贷条件收紧,非金融企业部门融资需求下降,偿债压力加大,金融风险传导至信用风险。实际上,过去一年中美国中小银行风险并未演变为系统性金融危机,一方面由于美联储流动性支持工具稳定市场信心,另一方面也由于美国经济基本面在高利率下保持韧性;对于经济韧性的解释,我们认为除财政刺激效应之外,从金融角度债务固定利率占比较高、重定价较慢,偿债压力上升斜率平缓也是主要原因。具体而言:
从居民端看,尽管新发放按揭利率已上升至约7%,但全部按揭贷款中仅14%为浮动利率贷款,在加息周期下美国居民偿债压力仍然较低。截至2023年9月美国居民房贷负担(房贷/可支配收入)仅为4%,仍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从企业端看,我们用标普500非金融企业估算的企业部门平均负债成本约为3%,大幅低于8%左右的边际融资成本;从利息支出/EBIT和有息负债/EBIT的历史比较看,美国企业部门债务负担并不高。尽管如此,债务逐步到期重定价可能逐步提高负债成本,从标普500非金融企业到期债务分布看,约15%的债务在2024年到期,10%的债务在2025年到期,明显高于2023年的6%;今明两年贷款重定价企业和居民偿债负担变动及信用风险的状况值得重点关注。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美国金融风险最终实现“软着陆”情形,取决于两个条件:1)财政支持保持足够的强度,使得经济增长和投资回报率保持韧性;2)通胀回落速度足够快,构成美联储在2024年及时降息的条件,避免利率保持高位在更长时间(Higher for longer)。而“硬着陆”或金融风险进一步扩散为更广泛的信用风险的情形可能为:1)财政支持力度下降或经济回落超预期,导致信贷条件收缩;2)通胀未能如期回落,美联储2024年降息幅度低于预期,导致更多债务在高利率重定价,企业偿债负担上升。
动态角度,从2022年的经验看,一旦金融风险出现美国监管往往采取救助、流动性支持等方式应对,但这种方式并非全无代价(2023年FDIC救助3家银行的花费约为300-400亿美元)。目前来看,尽管市场预期更加倾向 “软着陆”的基准情形,金融风险仍停留在局部、个别案例上,但历史经验来看金融风险往往呈现非线性和负向循环的特征,我们提示重点关注以下方面潜在金融风险的演绎:债务重定价导致偿债压力上升、商业地产贷款违约引发中小银行风险、流动性支持工具退出后的存款流失压力。
图表:美国投资回报率继续下降但仍高于利率
图表:新冠疫情期间美国财政扩张有力对冲了信贷收缩的影响
图表:美国部分地区住房价格创新高
图表:美国居民房债负担上升慢于新发放按揭利率
图表:美国按揭贷款以固定利率贷款为主
图表:国际对比看,美国房贷负担较轻、大部分按揭贷款为固定利率
图表:从历史水平看,美国居民债务负担仍然不高
图表:美国按揭贷款价值比(LTV)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图表:企业实际债务负担上升斜率远低于市场利率
图表:从利息支出/EBIT和有息负债/EBIT的历史比较看,美国企业部门债务负担并不高
图表:随着债务到期重定价,企业负债成本可能上升
本文作者:林英奇(执证编号:S0080521090006)、许鸿明(执证编号:S0080523080007)、周基明(执政编号:S0080521090005)、张帅帅(执证编号:S0080516060001),来源:中金货币金融研究,原文标题:《中金 | 欧美银行风险推演(3):纽约社区银行风险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