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2024年12月31日,更新于2025年1月16日。
港元,太强了!
近期,港元极强,港元兑美元、港元兑人民币都来到阶段性高点。
本轮特朗普交易带来的强美元下,一众亚洲货币均承压,唯有港元相对坚挺。
由于香港基本面跟随大陆、资金面跟随美元,因此港元同时强于人民币和美元的情况也比较罕见。
港元为什么强?
港元利率走高
港元兑美元走强,主要源于港元资金利率走高。
虽然长期以来香港金管局采取联系汇率制,跟随美联储调整基准利率,以控制港美利差和USDHKD不会大幅变动,但市场利率仍有震荡的余地。
目前,一个月Hibor(港元拆借利率)为4.58%,1个月SOFR(美元拆借利率)为4.36%,港美利差时隔一年再度转正,促使USDHKD朝7.75的强方兑换保证水平移动。
图:港元兑美元(左,逆序)与港美利差(右)负相关
那么,港元资金利率因何走高?谁在购买港元?
港元需求,从哪来?
一部分,来自南向资金。
从历史上看,港元存款与港股成交量有较强的相关性。
今年9-10月港股成交量激增,带动了港元需求。而香港地区银行的港元存款总规模仅有不到8万亿港元,较小的存款市场规模更容易激起水花。
图:港股活跃度上升,催升港元需求
近年来内地投资者参与港股的力度在不断提升,主要通过港股通(即南向资金)投资港股,今年南向净买入额更是触及十年新高。
据银河证券统计,
规模上看,截至2024年12月13日,2024年以来,港交所市场总成交额日均1321.13亿港元,南向资金日均成交额475.75亿港元,即南向资金占港股总成交额的35%左右,而早在2021年这一比例还只有20%。
南向资金持续净流入,一方面是继续“抄底”互联网平台,认为经历三年调整后估值已显著低估;另方面是重点增持央国企,尤为青睐银行和能源股。
沪深港通中央持股记录显示:
按区间市值变动计算,南向资金今年前11个月增持额最大的Top10股票为腾讯控股、小米集团-W、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移动、中国海洋石油、美团-W、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平安。
今年以来,港股互联网和高股息板块的上涨与南向资金净买入规模也基本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