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源/华尔街见闻
2月17日,荣耀正式宣布,将于3月2日在巴塞罗那MWC 2025(世界移动通信大会)发布“阿尔法战略(ALPHA PLAN)及AI技术”。
这一动作被业界视为荣耀公司战略、尤其是AI战略的转折点。
荣耀此次战略发布,受到业界高度关注;究其原因,在于这次具有“战略迭代+新帅亮相”双重特性。
荣耀CEO是荣耀前副董事长李健。
从李健以往的履历看,此人极具全球视野,精通战略体系构建,堪称“全球战略架构师”。
李健已履新月余,此次很可能会在MWC 2025大会上首次登台,公开面对行业、面对市场、面对用户。
当前,全球及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格局变幻不定,以DeepSeek为代表的中国GenAI(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力量异军突起。
在AI终端及手机智能体技术领域屡有建树的荣耀,会如何整合智能终端与GenAI的“碰撞”逻辑?
荣耀的“阿尔法叙事”究竟会如何展开?李健的首次国际舞台登场,又将如何重塑这家公司的全球化未来?
新目标:聚焦全球AI生态
荣耀此次发布“阿尔法(α:ALPHA)战略及AI技术”,就名称来看,其中的“α”内涵很值得玩味。
作为符号,“α”代表着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开拓未知的先驱精神和登峰造极的卓越表现。
在资本语境中,阿尔法收益代表超越市场基准的超额回报;在技术领域,这是开拓与根本驱动力的象征。
如此寄寓,再回顾此前荣耀在AI端侧领域的布局,以及观察新帅李健精通战略、公司治理和全球化背景,此次推出“阿尔法战略(ALPHA PLAN)及AI技术”,荣耀未来围绕和聚焦“全球化AI生态”的战略指引,也就呼之欲出了。
这样的战略指向,目标已直指从技术跟随者向规则制定者的身份转换。
与其国内一众竞对不同,荣耀布局AI,从未满足于停留在应用层。
早在2024年3月,荣耀于春季旗舰新品发布会上,便正式提出“AI四层架构”——从芯片层、系统层、应用层到生态层全链路覆盖,而此次阿尔法战略可能进一步强化这项体系的生态广度和深度。
比如,荣耀Magic7系列搭载的个人智能体已实现跨应用、跨生态的意图识别人机交互,而最新接入的DeepSeek大模型(安卓领域首家智能手机商)则为其端云协同能力注入新动能。
荣耀曾多次强调,AI时代的终端厂商,需成为“生态系统与人类之间(互动)的桥梁”。
这一理念在阿尔法战略中,可能将具象化为两大举措:其一,开放协作。继与DeepSeek合作后,荣耀可能公布更多的全球范围内和国内第三方合作伙伴。
其二,商业重构。通过AI终端和智能体生态,实现全新商业模式,突破终端企业增长的想象力天花板。
2024年6月10日,苹果发布的Apple Intelligence架构,技术思想“复刻”了荣耀的AI技术框架。
苹果AI的本质,是将其原有的“软硬一体”商业模式,结合AI技术做了全面整合;而苹果“跟随”荣耀的AI技术构想,则荣耀“复现”苹果结合AI技术的商业模式迭代,也可以期待。
但想要真正实现市场破局,除了拓展端侧AI生态,荣耀也要直面全球化与高端化的双重攻坚。
2024年荣耀海外销量增幅达50%,荣耀Magic双旗舰在东南亚、欧洲市场表现亮眼。
但阿尔法战略仍需解决两大痛点:首先要完成差异化竞争,其次是实现高端突围。
AI个人智能体已成为行业标配,荣耀如何解决体验差异化问题?荣耀在ASP(平均售价:Average Selling Price)超过300欧元的欧洲市场,能否借助AI能力进一步上探,成功夺取苹果和三星“万元机”的市场份额?
新帅李健:优势与挑战
如果说阿尔法战略是荣耀的技术宣言,那么李健的首次公开亮相,则是荣耀以大刀阔斧的组织变革,突破生态和技术极限决心的展现。
李健于2021年加入荣耀。
在执掌荣耀帅印之前,李健担任荣耀副董事长,以独到的战略眼光和公司治理著称;同时,李健凭借丰富的国际化管理和全球市场拓展经验,在近两年荣耀的全球化发展战略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这既是李健的优势,也是荣耀当前拥有的有利条件。
观察李健过往的履历,可以推测在这位荣耀新帅的带领下,荣耀团队将从三个方向实施战略攻坚。
首先是全球化。
当前荣耀的海外销量占比最高虽已超过50%,但全球化市场攻略仍面临挑战。
欧洲市场需从“高增长”转向“高粘性”,避免重复其他中国手机品牌早期“广撒网”模式缺陷;AI服务需针对不同地区文化、法规定制的本土化适配,比如隐私保护与数据合规性等。
其次,品牌高端化。
李健执掌的荣耀,急需实现“品牌心智占领”的转换。
此前,荣耀虽然通过Magic系列站稳高端市场,但消费者对荣耀的品牌高端定位认知,仍弱于华为和苹果。
现如今,李健的主要任务,便是通过AI技术重构荣耀的高端品牌调性。
对于这一点,可从两个方面做解构:一是技术标签,要强化“AI终端开创者”形象,比如将用户意图识别交互作为核心卖点;二是要推动全新终端的生态协同,拓展终端品类,比如发布IoT新品类,以构建“荣耀生态”的高端感知。
第三,IPO已倒计时。
现阶段的荣耀,会如何实现资本助力与技术投入的新平衡?
荣耀已在2024年底完成股改并引入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金资本等重磅投资人,IPO进程进入倒计时。
新帅李健需要在领导荣耀上市进程的同时,用“阿尔法战略”打开荣耀估值的天花板。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在此次的“阿尔法战略”发布上,会不会有个初步答案?
以“阿尔法”命名的荣耀AI战略,未来雄图足够宏大,内涵寓意也足够深远,但荣耀仍需直面现实考验。
GenAI在端侧的落地,受限于手机本身软硬件的能力,以及供应链整体技术发展水平,总体推进速度不够快。
实际上,目前智能手机移动SoC芯片平台算力不足,内存容量过小,没有像HPC(高性能计算)那样的HBM(高带宽内存),无法运行7B版本的DeepSeek,只能勉强运行1.5B版本。
因此,荣耀此前提出的端侧AI技术能力,在用户体验的跨代提升上仍任重而道远。与其他品牌相比,全力推进平台级AI战略的荣耀,并不具备显性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荣耀面对的外部环境也很严酷,表现为对手实力强悍。
姑且不论苹果和三星的AI反击力度,就是当年的本家华为,在中国市场的品牌号召力,也极大制约了荣耀的市场表现。
故而,留给荣耀的“时间窗口”可能短于预期,李健需要在2025年内形成战略和技术代差,以及面对华为强势回归的“去华为化”品牌认知带来的压力。
从阿尔法战略的技术野望,到李健的全球化视野,荣耀的MWC 2025发布会无疑是一场“定义未来”的战役。
若成功,荣耀会成为首个以AI生态战略掀起全球化AI终端浪潮的中国品牌;若失利,则可能陷入“高投入、低溢价”的供需错配泥潭。
但可以确定,在AI与资本的双重赛道上,荣耀的每一次选择,都将书写中国消费电子产业的全新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