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6月出口再度展现韧性,花旗预计将维持这一势头,同时释放出国内需求趋稳的信号。
海关总署周一公布数据显示,中国6月按美元计出口同比增5.8%。据追风交易台消息,花旗在其最新研报中表示,这一水平高于该行预估的3.3%和市场共识的5%。得益于中美贸易局势缓和,6月对美出口收缩幅度显著收窄至-16.1%,较5月的-34.5%大幅改善。
花旗分析师表示,出口韧性源于转口贸易、供应链延伸和新市场需求,进口回升的趋势反映了内需改善,可能支持经济增长轨道稳定。
出口增长超预期,驱动因素多样
花旗指出,6月出口增长主要得益于中美贸易局势缓和及非美市场需求强劲,预计下半年出口仍将保持韧性。
该行的高频追踪显示,对美出口量已初步触底。
按贸易伙伴划分,对东盟出口增长16.8%,泰国和越南超过20%,贡献了近一半整体增长。对非洲出口维持34.8%的高增长,成为关键驱动力。
按产品看,汽车出口激增23.1%,集成电路出口虽放缓至24.2%,但贡献占比仍最大。机械电气产品增长8.2%,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反弹至0.4%。花旗强调,转口贸易至美国、供应链向东盟延伸、一带一路国家和非洲的新需求,以及中国出口竞争力支撑了这一表现。
进口恢复增长,内需释放趋稳信号
6月进口同比增长1.1%,为今年首次正增长。花旗认为这反映国内需求稳步回稳。
按产品划分,石油和煤炭等大宗商品拖累进口,但集成电路和电脑进口提供支撑。集成电路进口加速至11.5%,成为增长最大贡献者;机械电气进口升至6.0%,高科技产品放缓至9.6%;煤炭和大豆进口持续负增长;汽车进口进一步下滑-36.3%。
按伙伴看,对日本进口激增10.8%,对东盟进口微增0.1%,印尼和泰国分别增长23.5%和20.0%。对美进口稳定在-15.5%,欧盟微升0.4%。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