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煜辉:两个重要趋势已经逆转,A股下半年或可站上4000点,不要错过配置窗口

资事堂·徐行
562
关注四个重要配置方向

在中国内地的经济学家中,刘煜辉以观点鲜明、逻辑独到闻名,也因此,他也是不少机构和高净值客户关注的重点专家。

那么他最新的观点是如何的呢?

日前在一个金融机构的投资策略会上,刘煜辉发表了最新的看法。他认为,从资产的角度看,当下有两个重要的转折性趋势正在酝酿:其一、是G2之间的关系可能会有所缓和,其二、反内卷可能成为资产价格的重要影响因素。

而如果这两个趋势最终印证,那么中国资产的重新估值就大概率会发生,中国经济的时钟会转向下一个象限,顺周期会得到重视,A股指数下半年可能触及4000点的位置。

金句:

1、对于今天的中国资本市场来讲,最重要的一个事情就是对行情转折点的识别。

2、今天的中国资本市场里,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资金已经开始经历预期的转折,从对短期负面因素敏感,到愿意相信、愿意预期、愿意前瞻。

3、刚刚过去的7月份,无论是股票市场、大宗商品市场、国债市场、债券市场,都明显可以感觉到过去的那个周期象限(状态)正在结束,美林时钟要转动的迹象越来越明显。

4、中国债市的状态也在发生巨大的改变。筹码松动的迹象日益明显。而在过去差不多三年时间里,中国债券市场刚经历了一个史无前例的巨大的牛市。

5、反内卷,顾名思义就是要结束价格螺旋下行的状态。长时间的价格螺旋下行,会带来资源的巨大错配,所以这一次我们下决心一定要终结它。

6、十年前那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针对资源端、见效是非常快的。而这一次主要针对的是产品端,主体是全市场,更多的是要使用市场的手段、法制的手段,所以这一次复杂性和难度会较高。

7、中国今天一年发电10亿千瓦时。这是西方大国的三倍。AI竞争的尽头是什么?是能源。

中国资本市场的转折点是哪里?

对于今天的中国资本市场来讲,最重要的一个事情就是对行情转折点的识别。

我觉得:当下已经来到了这个时间窗口。

——持续、长时间的价格下降趋势可能被打破的时间窗口。

资本市场中有一个理论叫作美林投资时钟,意思是宏观经济周期在复苏、景气、衰退、萧条的4种状态下周而复始的循环。

过去三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从价格的角度来讲,我们经历着一些压力。房价差不多2021年见顶,中国的PPI在水下也已经运行了差不多34个月时间。

但是在今天的中国资本市场中,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资金已经开始经历预期的转折,从对短期负面因素敏感,到愿意相信、愿意预期、愿意前瞻。

配置的时间窗口正在关闭

而且,这样一个时间窗口可能正在关闭。

特别是刚刚过去的7月份,这种预期的转化非常明显。无论是股票市场、大宗商品市场、国债市场、债券市场,都明显可以感觉到过去的那个周期象限(状态)正在结束,象限要转动的迹象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强大的暗流在涌动。

整个7月份看,A股的宽基指数沪深300最高一度涨了7%;A500涨得更多,一度接近9%;

大宗商品也在过去的一个月中出现了异动的苗头。供求弹性比较大的大宗商品比如煤炭、焦煤、玻璃,都看到明显的资金异动迹象。焦煤的价格从底部到顶部价格快翻了一倍,当然震荡幅度也很大(附图,焦煤期货近期走势,编者配图)。

另外,中国的债券市场也在经历一个转折点,过去差不多三年时间,中国债券市场经历了一个史无前例的巨大的牛市,债券(价格)升了非常多,同时也把债券的收益率打得非常非常低,国债10(年)的收益率曾经一度接近1.5%。

但是在7月份,我们看到债市的状态正在发生巨大改变。筹码松动、分解的迹象日益明显。我的预测是这种改变只会加强而不会减弱,甚至未来的不远的将面临加速,这都是有可能的。

所有这一切都代表着,美林投资时钟,隐隐约约要开始转动了。它在一个象限中停了已经太长时间了,在今年的下半年,美林时钟可能就要发生转动,这个是我专业的感知。

宏观经济的变化

这种变化的原因,首先从内在因素讲,就是宏观经济政策出现了一个重要的变化,确立了反内卷的导向。

所谓反内卷,顾名思义、就是我们要结束这种价格螺旋下行的趋势,因为价格螺旋下行的趋势持续了已经足够长的时间了,企业大面积采用低价无序竞争的方式去占领市场份额,导致整个利润面承受越来越大的压力。长时间的价格螺旋下行,会带来资源的巨大错配,所以这一次下决心一定要终结它。

但是我们也很清楚,反内卷要能够真正见到有成效的价格的效果,任务是艰巨的。这件事的复杂性和难度相比十年前要显著的高。

十年前就是2015年,中国也经历了一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们称之为1.0版),事后看,这个政策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中国摆脱了价格螺旋下行的态势,把中国经济从下行的趋势中很快带了出来。

但因为十年前的改革主要针对的领域是资源端、是产业的中上游,主体主要是国企,使用行政手段,见效是非常快的。

而这一次主要针对的是产品端,主体是全市场,更多的是要使用市场的手段、法制的手段,所以这一次复杂性和难度更高。

我自己坚定相信在总过强大的治理体系下,中国这一次的反内卷一定会取得预期的价格效果。

G2关系或有转折

有很多人问,我们为什么在现在这个时点出台反内卷的真个,为什么在这个时点做出这个决定?

原因很简单,就是缘起到了。任何事物都是因缘和合,都是有条件的。当下条件成熟了。

为什么在今年做出反内卷任务?是因为我们的决策层认为这个时机到了。G2这一组变量在今年发生了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从一个Decoupling的状态,走向一个缓和的状态。虽然背后还有角逐。但总的大趋势,双方是奔着一个deal去的。

为什么发生这个变化,是双方力量对比的变迁。

以AI为例,AI需要的巨大算力的背后是需要巨大的电力支持的。中国今天一年发多少度?10亿千瓦时。这是西方大国的三倍。AI就是吃电的。AI竞争的尽头是什么?是能源。数字经济进程的竞争的尽头一定是能源。所以你从这个角度去观察这个行业,你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

另外,美国今天38万亿美元的巨额债务,4.5%的长期基准利率(年息),一年就要有1.2万亿美元的财政收入给利息吃掉,美国的财政赤字还怎么平?

如果美国财政和债务危机显现,直接诱发的场景可能就是美国的股债汇三杀。

这就是为什么今天中国在这个时点要反内卷,为什么说条件成熟了。

顺周期资产的走向

回到我们国内的资本市场,为什么我讲对现在资本市场最重要的一个事情叫识别转折点,就是美林投资时钟这个象限终于要开始转动了,过去三年都没动过了,现在这个时钟要转了、要动了,这一动起来对(股市)预期来讲可能就是惊天动地的事情。

你想想过去三年我们整个的资本市场,把所有的头寸几乎全部压在价格下降的方向上面,这个方向高度的一致,拥挤的非常厉害。在不少投资人心里面,已经形成了策略里面的成见。

但是一旦这个条件变化的时候,心里的成见会让投资者付出很大的代价。如果你不能因时而变,你还沉浸在沉浸成见,你一定会付出成本的。

上一轮周期转动时,很多拥有几套房子的家庭面临压力,当时市场的边际买力和卖力迅速失衡,价格进入新的周期时,对面的承接盘是几乎没有的,因为很多人的行为都是一致的。(这次也是类似的情况。

这一次的转折点,最重要的变化是什么?

第一、过去三年适应价格下降的资产,包括债券的超级牛市会结束。

第二、顺周期的资产会获得明显的增长。那些过去三年多受伤的资产会受到重视。

第三个,顺理成章,A股市场会有所表现。A股的大指数,顺周期的资产占了很大一个权重。所以,未来上证指数不说去年的3674,4000点顺理成章,可能分分钟就过去了,这是个必然的结论,这是在转折点当中必然的结论。

关注四个前瞻方向

在这样一个大趋势中,怎么样能够战胜贝塔(市场指数),获得一个超级的阿尔法(超额收益)?

很重要的是关注我们的“十五五”的规划,未来的一个新的5年,中国会发生什么重大的变化?

具体来讲可能是四个方面:

第一,中国在未来的5年里会全力推动数据要素的资产化。

过去,我们辉煌的30年、40年,我们财政的高速增长是建立在土地要素的快速溢价(资产化)基础上的。当时,土地作为一个新型的生产要素,迅速的被转化为资产,转化为收入,全面的进入资产负债表,重构了整个社会的资产负债表。

未来,真实的数据资产用区块链的技术来实现数据要素的资产化、资本化,可能是又一个新型的生产要素。今天我们科技算力已经可以把数字把信息把数据转化为一套新型的信任结构和信任机制,这就是一套新金融。重塑资产负债表的一个重要的契机。

第二件事,全面建成循环经济体系,获得全球碳排的主动权。

今天中国的原油石油的对外依存度高达百分之七十几,甚至接近80%。对于中国的地缘因素来讲,最具挑战性的是能源的瓶颈,

如果,我们通过技术上的突破,把废塑料循环利用起来,让石化变成再生的,变成可循环的产业,中国的能源瓶颈就突破了

第三个,全面建成现代产业体系。

中国当下的制造业,一定程度上掌握着全球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时间表,中国如果能够抓住固态电池的产业化为引领,未来整个在电车、在低空产业、在机器人产业对全球就形成很容易形成一个碾压。那是能量级的跃升,这是现代产业体系里我看到的。

第四个全面建成自主的先进、智能的IC产业链。

在这个产业里,我们面临的挑战很多,但一定会克服,比如,今天的鸿蒙已经超成熟,甚至比安卓要好用丝滑,这就是时代给中国的国运。

要找未来的超级阿尔法,找中国未来的这5年的阿尔法,还是要从这几个方向里去寻找。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