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超预期的财报,再次将市场的目光聚焦于泡泡玛特的全球化扩张步伐与IP矩阵的迭代能力。
据追风交易台消息,摩根大通最新研报显示,泡泡玛特上半年经调整后的净利润同比飙升367%,达到46.6亿元人民币,较此前的盈利预告高出4%。同期,公司总收入增长204%至139亿元人民币,符合市场预期。
海外市场扩张和超级IP Labubu以及新IP “Twinkle Twinkle”(星星人)等的强劲表现成为业绩增长的双重驱动力。首次亮相仅半年的“Twinkle Twinkle”便取得了3.89亿元人民币的销售额。
海外业务成为增长新引擎
数据显示,泡泡玛特2025年上半年海外市场(含中国港澳台)的销售额同比猛增440%,达到55.93亿元人民币,贡献了约50%的集团销售额,较2024年下半年的44%进一步提升,增速远超国内市场。
海外业务的盈利能力也显著优于国内。据摩根大通估算,海外门店的单店销售额约为中国内地门店的4倍。同时,海外线上销售占总海外销售的比例从2024年上半年的23.2%大幅提升至45.8%,而中国国内市场这一比例为35.5%。
尽管海外新开门店数量为42家,略低于摩根大通预期的51家,但强劲的线上销售和更高的单店产出有效弥补了这一差距。
Labubu继续领跑,新IP表现亮眼
超级IP Labubu延续强劲增长势头,2025年上半年销售额同比增长668%至48.14亿元人民币,贡献集团销售额的34.7%,处于健康水平。
更令人瞩目的是新IP的表现。据摩根大通研报,新IP Twinkle Twinkle(星星人)在推出后的前6个月就实现了3.89亿元人民币的销售额。作为对比,Crybaby(哭娃)和Hirono(小野)在各自推出的第一年销售额分别为0.71亿元和0.90亿元人民币。
在IP排名方面,Crybaby位列第四,排在Labubu、Molly和Skullpanda之后,但其销售额同比增长248%,成为增速第二快的IP。
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据摩根大通研报,泡泡玛特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达到70.3%,较上年同期的64.0%提升6.3个百分点。净利润率从20.2%大幅提升至33.0%,增加12.8个百分点。
公司在2025年第二季度遭遇产能瓶颈,但管理层表示7月份产能较6月翻倍,预计8月份将进一步显著改善,这为下半年增长奠定基础。
摩根大通在研报中列出了泡泡玛特的七大连续催化剂,包括:Labubu与优衣库联名T恤将于8月22日推出;有机会被纳入恒生指数;《Labubu & Friends》动画第一季将于8月/9月首播;Labubu 4.0预告片/圣诞节/春节假期前发布等。
摩根大通维持泡泡玛特“增持”评级,目标价340港元,认为其仍是中国消费领域的首选标的。该行同时提及泡泡玛特也面临新IP推出延迟或失败、授权IP未续约、关税等下行风险。
~~~~~~~~~~~~~~~~~~~~~~~~
以上精彩内容来自追风交易台。
更详细的解读,包括实时解读、一线研究等内容,请加入【追风交易台▪年度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