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要点总结
财务表现:
收益同比暴增133.8%至21亿元,股东应占溢利8.65亿元(去年同期亏损1.74亿元)
总订单金额增长83.3%至17.05亿元,付费用户10.2万名
退款率从30.5%降至24.6%,毛利率达88.2%
合约负债8.09亿元,主要于下半年确认收益
核心业务进展:
VIP产品稳固基本盘,股票学习机完成框架搭建,九爻股累计推出近50款产品
AI产品全面升级:九方靈犀累计对话超1350万次,智能投顾"九哥"服务37.3万客户
研发投入1.47亿元,研发人员增至505人,新增专利21件
MCN运营994个账号,吸引6306万追随者
发展战略:
深化"科技+投研"双轮驱动,推进投顾智能体2.0
海外布局加速,收购Yintech Financial拓展持牌业务
完成7.73亿港元配售,重点布局数字资产服务
未来关注:
合约负债收益确认节奏、AI技术商业化进展
海外业务整合效果、数字资产业务发展
市场环境变化对客户获取和留存的影响
九方智投:AI赋能驱动业绩爆发式增长,但高估值背后仍存隐忧
九方智投控股发布的2025年中期业绩可谓"炸裂"——收益同比暴增133.8%至21亿元,净利润从去年同期亏损1.74亿元跃升至盈利8.65亿元。这一业绩表现背后,既有公司战略执行的成效,也有市场回暖的助推,但投资者需要透过表面数字看到更深层的逻辑。
收入爆发背后的真实驱动力
九方智投此次业绩井喷的核心在于其"订阅制+预收款"的商业模式。公司总订单金额增长83.3%至17.05亿元,而收益增幅却达到133.8%,这一差异主要源于上一报告期积累的合约负债在本期大量确认为收益。截至报告期末,公司仍有8.09亿元合约负债待确认,为下半年业绩提供了相对确定的支撑。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退款率从30.5%降至24.6%,这一改善既反映了产品服务质量的提升,也与资本市场回暖、投资者信心恢复密切相关。当股市向好时,投资者对付费投顾服务的容忍度自然提高,但这种改善的可持续性仍需观察。
AI技术商业化初见成效
九方智投在AI赋能方面的投入开始显现商业价值。公司九方靈犀累计对话超1350万次,消耗大模型tokens超270亿,智能投顾数字人"九哥"服务客户37.3万人。这些数据表明,公司的AI产品已经获得了相当规模的用户接受度。
更重要的是,公司通过AI技术优化运营效率,实现了"投放数据→模型训练→运营自动化"的闭环。在MCN运营方面,994个账号吸引了6306万追随者,较去年同期增加1747万名。这种精细化的流量运营能力,正是九方智投区别于传统投顾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盈利质量存在结构性问题
尽管业绩亮眼,但九方智投的盈利质量仍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首先,其他收入中包含6350万元的金融资产投资收益和1.16亿元的增值税退税,这些非经常性收入对利润贡献不小。剔除这些因素后,公司核心业务的盈利能力虽然改善显著,但增幅会有所收窄。
其次,公司销售及营销开支仍高达6.62亿元,占收益比重达31.5%。虽然通过AI技术提升了运营效率,但获客成本依然不低。在流量红利逐步消失的环境下,如何持续优化获客效率将是公司面临的长期挑战。
海外扩张:机遇与风险并存
九方智投在报告期内完成了对Yintech Financial的收购,并在7月完成7.73亿港元的配售融资,重点布局RWA底层资产、数字资产交易所等数字金融生态。这一战略转向既体现了公司的前瞻性,也带来了不确定性。
数字资产业务虽然前景广阔,但监管环境复杂多变,技术门槛较高,市场竞争激烈。九方智投能否将其在A股投顾领域的优势成功复制到数字资产领域,仍需时间验证。
估值与预期的微妙平衡
从财务指标看,九方智投当前的估值水平已经较为充分地反映了其增长预期。公司毛利率高达88.2%,净利率超过40%,这在软件服务行业中确实属于高水平,但也意味着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有限。
更关键的是,公司业绩的季节性波动特征明显——大部分合约负债将在下半年确认收益,这种收入确认的集中性既是业绩保障,也可能带来季度间的较大波动。
投资逻辑的核心判断
九方智投的投资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维度:AI技术在金融服务领域的应用前景、中国资本市场投资者教育需求的持续增长、以及公司向数字资产等新兴领域的战略扩张。
然而,投资者也需要关注潜在风险:市场波动对用户付费意愿的影响、AI技术壁垒的可持续性、海外业务整合的不确定性,以及监管政策变化的潜在冲击。
在当前时点,九方智投更像是一个"成长性与不确定性并存"的投资标的。其业绩爆发式增长令人瞩目,但投资者需要对其未来发展保持理性预期,特别是要密切关注其AI技术商业化的持续性和海外业务拓展的实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