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好中期业绩后,“券商一哥”高层有何新计划?

资事堂·孙建楠
直击中信证券业绩会

8月29日上午,中信证券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

作为中国证券业“一哥”,中信证券上半年业绩比较亮眼:实现营业收入330.39亿元,同比增长20.44%,实现归母净利润137.19亿元,同比增长29.80%,创历史最好中期业绩表现

同时,公司总资产达1.81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67%,归母净资产达3054.3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20%。

在这场业绩说明会现场,中信证券董事长张佑君、总经理邹迎光、会计机构负责人西志颖等核心高管悉数出席,回应了各方投资人的问题。

资事堂将业绩说明会的内容要点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谈及A股:韧性充足、活跃度提振

今年以来,中央强调要“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我国资本市场改革不断深化,保险资金、养老金等中长期资金入市机制更加完善,常态化稳市机制不断健全,服务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效能明显提升,上市公司投资者回报力度不断加大。

在一系列政策利好下,A股市场面对外部冲击保持了充足韧性,日均成交量和成交额同比明显提升,上市公司总市值突破百万亿元,投资者信心和市场活跃度有效提振。

作为头部券商,中信证券将通过持续的创新、优质的服务和强大的技术支持,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和实体经济的投资需求,不断提升投资者获得感和幸福感。

自营策略:长期投资、价值投资、合理对冲

中信证券的证券投资业务坚持客需驱动为主的资产配置理念和稳健的资产配置风格,持仓资产以融资类、固定收益类和客户需求对冲端股票为主,整体资产配置效果较好。

公司自营权益投资业务基于长期投资、价值投资,且进行了合理对冲,风险可控。

中信证券始终坚持稳健、多元的资产配置策略,以提升收益稳定性和抗市场周期波动能力。近两年,在符合监管规则下,公司适当开展了其他权益工具配置持仓,主要是收益稳定的永续债资产。

股票成本:余额下滑源于永续债到期

有投资者问及,中信证券上半年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和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中的“股票”成本余额均出现一定下滑。

这家券商的高管回应称:2025年上半年,公司股票成本略有下滑,一方面是其他权益工具中部分永续债持仓到期兑付,同时受股票收益互换等业务规模下降影响,导致公司代客业务产生的股票持仓有所下降。

下半年,公司将继续坚持对市场风险的主动管理,深化对市场及行业的前瞻性研究与评估,紧跟市场变化及时调整资产配置策略,保障公司收益的稳定性,同时积极发挥证券公司功能性,坚持价值投资,做长期耐心资本,助力资本市场稳定性提升。

利润分配:中期分红金额增加

董事会已经审议通过了中信证券2025年度中期利润分配方案,拟每10股派发人民币2.90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42.98亿元(含税),占2024年中期合并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未经审计)的32.53%,下一步将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本次现金分红是中信证券连续第二年开展中期分红,相比2024年中期,公司每10股派发金额从2.40元提升到2.90元,派发现金红利总额从35.57亿元提升到42.98亿元,分红金额同比增超20%。

对于投资者而言,中信证券分红总额的稳步增长,不仅提升了股东回报、增强了市场吸引力,更传递出公司重视长期价值创造、倡导长期持有的投资理念。谢谢。

海外战略:做“走出去”和“引进来”首选投行

近年来,中信证券全面加强国际化战略部署。2025年上半年,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下,中信证券国际实现营业收入14.9亿美元,同比增长53%;净利润3.9亿美元,同比增长66%,经营业绩创历史同期新高。

展望未来,中信证券将全力服务资本市场高水平双向开放,积极满足中资企业、机构和个人客户日益增长的对外投资需求,努力成为中国客户“走出去”和外资客户“引进来”的首选中国投资银行;加速完善全球重要金融市场的业务布局,加大对中国客户本地业务和本地客户中国业务的开拓力度,进一步拓展全球业务;全面提升跨境综合金融服务水平,持续优化跨境协同机制,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综合化的金融解决方案。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