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投资者本应担忧关税、增长和美联储政策变化之际,他们最大的恐惧却是错过股市进一步上涨的机会。
期权数据显示,随着美国股市屡创新高,交易员正以近乎创纪录的热情涌入看涨期权,个股期权市场看涨期权交易量超过看跌期权的幅度达到约四年来最高水平。
巴克莱股票狂欢指标显示,散户投资者中持续存在高涨的牛市情绪,该指标的一个月移动平均值约为14.3%,较长期平均水平高出近三个标准差。这种狂欢式交易环境让分析师联想到"后周期的过度乐观",BNP Paribas的美国股票及衍生品策略主管Greg Boutle表示,当前环境"开始感觉有点像1990年代末期"。
历史数据显示,一旦相当比例的股票开始表现出狂欢迹象,通常预示着未来回报的减少。巴克莱分析显示,高水平的狂欢情绪历史上往往先于市场动能的暂停,但分析师也警告,正如1990年代末期的教训所示,即使是泡沫也可能持续更长时间。
期权市场指标显示极度乐观
涌入看涨期权的交易热潮,正在驱动期权市场关键指标出现异常。
标普500指数的反弹已将其一个月隐含波动率压至6.7%的近乎历史最低水平。然而,与此同时,衡量投资者对个股波动预期的Cboe标普500成分股波动率指数(Cboe S&P 500 Constituent Volatility Index)却攀升至五个多月来的高点。
此外,衡量市场对下行保护与上行投机需求的“偏度”指标也出现了反转。对错过上涨的担忧已经压倒了对股价下跌的典型忧虑。巴克莱美国股票衍生品研究主管Stefano Pascale表示,具有反向偏度的股票比例在过去几个月急剧上升,“这是典型的狂热迹象。”
当前的交易环境让人联想到历史上的投机高潮。法国巴黎银行的Boutle认为,这种狂热的交易状况让人想起“周期末段的繁荣”:
“我们所处的这种环境,开始让人感觉有点像1990年代末。”
巴克莱银行的“股票狂热指标”也印证了这一观点。该指标基于衍生品流量衡量投资者情绪强度,其一个月移动平均值目前位于约14.3%,比长期平均水平高出近三个标准差,显示出散户投资者持续高涨的看涨情绪。
科技股引领下的“正向循环”
投资者的乐观情绪大部分集中在推动今年股市上涨的少数高飞股票上。Susquehanna Financial Group衍生品策略联席主管Chris Murphy称:
“投资者对个股看涨期权的需求一直极其强劲,尤其是在人工智能、半导体和金属领域。”
数据显示,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今年已上涨约19%,而标普500指数的涨幅为15%。包括英伟达和博通在内的人工智能相关股票,涨幅分别达到约38%和45%。随着市场从4月份与关税相关的回调中大幅反弹,投资者更大胆地增加了股票配置。策略师称,部分入场较晚的投资者正利用期权来弥补错过的涨幅。
这种强劲的看涨资金流也容易引发一种“正向循环”:投资者买入看涨期权,出售这些合约的期权交易商为了对冲自身风险敞口,不得不在股价上涨时买入标的股票,这反过来又进一步推高股价。巴克莱的Pascale表示:
“我们确实看到了很多这种情况,尤其是在人工智能相关的股票上。”
狂欢背后的风险:回报或将减弱
尽管市场情绪高涨,但历史表明,这种狂热往往是未来回报减弱的预兆。巴克莱的分析显示,一旦有过多的股票开始出现狂热迹象,通常预示着未来回报的下降。高水平的狂热情绪在历史上曾多次成为市场上涨势头暂停的前奏。
巴克莱的狂热指标特别指出,一旦某只股票连续几个交易日表现出这些迹象,其后续的平均表现往往是负面的。Pascale表示:
“如果你开始看到过度拉伸的头寸和狂热的证据……这有点像个坏消息。”
不过,没有人能准确预测这种状况会持续多久,这让投资者陷入了两难境地。法国巴黎银行的Boutle表示:
“我们从90年代末学到的教训之一是,即使你认为这是泡沫……这些趋势的运行力度和速度也可能远超想象,过早做空或离场同样会非常痛苦。”
这使得投资者不得不在追逐涨势和防范市场情绪逆转之间寻求平衡。Boutle称:
“目前我们与客户交流时,讨论对冲上行风险的频率和讨论对冲下行风险一样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