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进出口:为何又超预期?

民生宏观武朔
民生宏观表示,当前出口折射出我国市场多元化布局与产业链升级的扎实成效,其次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大幅回升的同时,我国对非洲、拉美等新兴市场的出口也实现显著增长,最后在“反内卷”趋势下,价格修复开始向外部传导。9月多数出口产品价格逐步修复,“量稳价升”的良好态势愈发明显。

9月进出口数据加速回升,其持续性如何?超预期的背后是趋势还是短期扰动?我们认为,9月出口的超预期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出口金额环比再次上行,表明当前出口回升并非仅受低基数效应推动,更折射出我国市场多元化布局与产业链升级的扎实成效。

其次,贸易冲突背景下出口格局的创新,不仅“新”在产品结构升级,更“新”在出口市场拓展。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大幅回升的同时,我国对非洲、拉美等新兴市场的出口也实现显著增长。

最后,在“反内卷”趋势下,价格修复开始向外部传导。9月多数出口产品价格逐步修复,“量稳价升”的良好态势愈发明显。

值得注意的是,9月进口增速也大幅回升并创下年内新高。不过这一增长更多受大宗商品价格上涨驱动,内需相关产品的修复力度仍显薄弱。

具体来看:

对于出口端,新旧动能转换下,出口的“新质”含量继续为其保驾护航:

以欧盟和非洲、拉美等新兴经济体为代表的新增长动能再度发力。尤其是“一带一路”提出以来,中国企业在非洲等地区大规模投资基础设施,并凭借价格优势,显著带动了汽车、工程机械等产业链出口的快速增长,9月对非洲出口增速大幅飙升至56.4%,创下近年来新高,在美国经济下行与关税壁垒背景下为出口提供了有力支撑;与此同时,我国也加快对欧洲市场的拓展与布局,推动欧盟方向出口增速扩大至年内新高。

产品层面,出口持续“提质升级”,科技含量显著上升。9月机电设备和高新技术产品领涨出口,尤其是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速创下2022年以来的新高,在出口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表明我国出口正加速向高附加值领域延伸,嵌入全球供应链关键环节。

“反内卷”的价格效应“外化”,向出口价格传导。近年来,需求偏弱导致出口端呈现“以价换量”抢订单特征;随着“反内卷”政策推进,这一转变不仅推动PPI边际修复,其效应也开始向出口端传导。9月钢材、电子等多数产品出口价格边际修复,“量稳价升”趋势愈发明显;而出口价格下跌的产品则集中在部分劳动密集型产品与农产品上。

往后看,在中美贸易冲突反复的背景下,出口有望继续展示出独特的韧性。非美市场多元化布局与产业链升级提供长期支撑,叠加全球经济边际回暖,“量稳质升”格局有望延续,因此尽管四季度仍面临关税与基数压力,但外需增长仍有底部支撑。

比起出口端,9月这份外贸“成绩单”更吸睛的地方在于进口端的明显回升,但价格端短期扰动明显,内需修复持续性待观察:

9月进口增速靠前的产品主要集中在科技板块,如飞机、集成电路等机电类产品及高科技产品;

尽管铜、铁矿砂等部分内需相关原材料进口增速边际修复,但拆分量价关系可见,其增速回升更多受价格因素推动(源于9月降息预期下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整体上涨),而数量大幅改善的行业仍集中于半导体等中间品与科技产品进口。因此,进口增速的回升存在短期扰动,可持续性仍需谨慎看待。

本文作者:民生宏观武朔,原文来源:川阅全球宏观,原文标题:《9月进出口:为何又超预期?》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