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月翻了10倍!“市场预测龙头”Polymarket寻求以150亿美元估值进行融资

今年6月,Polymarket公司以估值10亿美元完成一轮融资,仅仅四个月后,估值目标已飙升至120亿至150亿美元区间。同时,竞争对手Kalshi估值也突破100亿美元。两平台交易量创下超20亿美元新高,华尔街机构与博彩巨头纷纷入场合作。但行业仍面临重大监管不确定性。

区块链预测市场正在经历估值的爆炸式增长。

10月23日,据媒体援引知情人士透露,预测市场平台Polymarket正与投资者进行早期融资谈判,寻求以120亿至150亿美元的估值筹集资金,这一数字较其四个月前的估值暴涨逾10倍。

本月早些时候,纽约证券交易所母公司洲际交易所(Intercontinental Exchange Inc.)宣布将以约80亿美元的估值(不包括融资金额)向Polymarket投资至多20亿美元。

与此同时,Polymarket的主要竞争对手Kalshi目前正在接受投资者的融资要约,估值超过100亿美元,这一数字是几周前宣布的融资估值的两倍多。

分析人士指出,飙升的估值凸显出,随着博彩与金融市场的融合,投资者对这一快速增长的新兴行业兴趣激增。但是仍面临重大监管不确定性。

估值四个月暴涨超10倍

Polymarket的估值轨迹堪称惊人。

华尔街见闻此前文章提及,今年6月,该公司刚刚完成由Founders Fund领投的超过2亿美元融资,投后估值为10亿美元。仅仅四个月后,其估值目标已飙升至120亿至150亿美元区间。

本月早些时候达成的ICE交易是这一估值跃升的关键节点。按照约80亿美元的估值(不包括新募集资金),ICE将向Polymarket投资至多20亿美元。

这笔交易不仅为Polymarket带来了资金和传统金融市场的背书,也使其创始人Coplan跻身亿万富翁行列。

据媒体援引知情人士透露,公司目前正与多家投资者进行早期对话。这家成立五年的初创公司目前尚无营收,但计划未来通过收取交易费创造收入。

预测市场行业的估值热潮并非Polymarket独有。其主要竞争对手Kalshi目前正接受投资者的融资要约,估值超过100亿美元,这一数字是该公司几周前宣布的融资估值的两倍多。

今年6月,Kalshi在由加密风投公司Paradigm领投的一轮融资中筹集了1.85亿美元,估值达到20亿美元。短短数月内估值即有望突破100亿美元,反映出投资者对预测市场赛道的强烈信心。

值得注意的是,在估值飙升的同时,Polymarket和Kalshi近期的交易量均出现激增。

截至10月19日当周,两家平台的交易量创下超过20亿美元的新高,超过了去年美国总统大选期间达到的峰值。

华尔街与体育博彩巨头入场

这些飙升的估值凸显了市场对这一快速增长的新兴行业的浓厚兴趣,尤其是在博彩与金融市场日益融合的背景下。

华尔街金融机构和博彩公司都已注意到这一趋势,纷纷与预测市场领军企业达成合作,预期这些新公司可能改变各自的行业格局。

周三,Coplan表示Polymarket将在DraftKings Inc.进军预测市场业务时充当其清算所。据华尔街见闻文章提及,美国体育博彩巨头DraftKings通过收购联邦监管的交易平台,正式进军预测市场领域

此外,美国国家冰球联盟宣布与Kalshi和Polymarket达成多年合作协议,成为首个与这些平台合作的美国主要体育联盟。

体育领域同样成为预测市场的重要增长引擎。美国国家冰球联盟的加入,显示主流体育组织开始接纳这一新兴交易形式。

此前,Kalshi已于8月宣布与交易应用Robinhood达成合作,在该应用上提供NFL和大学橄榄球赛事的预测合约。

据Dune Analytics用户汇编的公开数据显示,Kalshi 8月份的交易额达到8.75亿美元。Polymarket的月度交易额在8月份已达到10亿美元。

据华尔街见闻文章写道,市场分析师Tarek Mansour此前指出,自NFL赛季开始以来,Kalshi已处理了4.41亿美元的交易量。

监管不确定性仍存

尽管估值飙升,预测市场仍面临重大监管不确定性。

报道称,虽然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允许Kalshi开放新市场,但传统上监管体育博彩的州博彩监管机构已在法庭上提出异议。

Polymarket的监管路径更为曲折。三年前,该公司因被CFTC指控运营未注册的衍生品交易所而达成和解,并被禁止向美国用户提供服务。

今年7月,公司收购了总部位于佛罗里达州的衍生品交易所QCX。

9月,QCX获得CFTC的无异议函,豁免了其事件合约所需满足的部分联邦报告和记录保存要求,为Polymarket重返美国市场扫清了主要障碍。

此外,关于市场操纵和内幕交易等问题仍存在一些未解答的法律疑问。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