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低迷拖累业绩,中国石化Q3营收同比降10.9%、盈利同比基本持平|财报见闻

中国石化Q3营业收入7,044亿元,同比下降10.9%;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85.01亿元,同比下降0.5%;前三季度营业收入2.11万亿元,同比下降10.7%;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299.84亿元,同比下降32.2%。

周三,中国石化发布三季度业绩,以下是业绩要点:

  • Q3营业收入7,044亿元,同比下降10.9%;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85.01亿元,同比下降0.5%;
  • 前三季度营业收入2.11万亿元,同比下降10.7%;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299.84亿元,同比下降32.2%;
  • 经营现金流1,148亿元,同比增长13.0%

分板块表现:

勘探及开发:息税前利润381亿元,油气当量产量增长2.2%

炼油:息税前利润70亿元,原油加工量下降2.2%

营销及分销:息税前利润128亿元,成品油经销量下降5.7%

化工:息税前亏损82亿元,行业产能过剩压力显著

油价下行拖累业绩,Q3勉强维持去年水平

中国石化前三季度的业绩表现充分体现了能源行业的周期性困境。前三季度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299.84亿元,同比暴跌32.2%,这一降幅远超营业收入10.7%的下滑幅度。

从单季度看,第三季度实现净利润85.01亿元,同比仅下降0.5%,基本持平去年同期水平。前三季度布伦特原油现货均价70.9美元/桶,同比下降14.4%。公司自产原油实现价格66.38美元/桶,同比下降13.3%。

各板块冷暖不均:上游撑场面,化工成重灾区

勘探及开发板块是为数不多的亮点。尽管油价承压,该板块前三季度仍实现息税前利润380.85亿元,成为公司最大的利润来源。油气当量产量达到394.48百万桶,同比增长2.2%,其中天然气产量1,099.31十亿立方英尺,同比增长4.9%。公司在济阳页岩油、四川盆地超深层页岩气等领域的勘探突破,显示其在资源端的持续投入开始见效。

炼油板块的日子则相对艰难。前三季度原油加工量18,641万吨,同比下降2.2%。公司统计显示,境内成品油消费量同比下降4.0%。

营销及分销板块同样承压。前三季度成品油总经销量17,140万吨,同比下降5.7%,其中境内零售量8,267万吨,同比下降3.7%。

最大的问题出在化工板块。前三季度该板块息税前亏损82.23亿元,成为拖累整体业绩的主要因素。尽管乙烯产量达到1158.8万吨,同比增长15.4%,但国内化工新增产能持续释放导致产品价格低迷。第三季度单季化工板块亏损从上年同期的56亿元扩大至74亿元。

现金流尚可,但债务压力上升值得警惕

在盈利大幅下滑的背景下,中国石化的现金流表现相对稳健。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148亿元,同比增长13.0%,这主要得益于营运资金管理的改善——存货从2,566亿元降至2,392亿元,释放了部分现金。

但资产负债表的变化透露出一些隐忧。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从646亿元激增至1,062亿元,增幅64.5%。同时,公司加大了债券融资力度,应付债券从256亿元增至526亿元,增幅超过100%,总资产负债率控制在54.7%的合理水平。

投资方面,公司前三季度资本支出716亿元,其中勘探开发板块占416亿元,继续保持较高强度的上游投资。值得注意的是,勘探费用(包括干井成本)达84亿元,同比增长31.9%。

此外,公司战略投资宁德时代股权,其他权益工具投资从4.16亿元激增至81.14亿元,显示其在新能源转型方向上的布局。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