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完整专辑内容,请购买 徐寒飞《宿命与轮回》
点击加入大师课会员
可观看50多位嘉宾700多篇的完整体系课程
其他您可能感兴趣的课程专辑
- 大师课 大类资产内容模块
-
徐小庆《十年利率心法》
-
郭胜北《全球央行行动的逻辑》
以下为本视频文字实录:
本期内容
各位见闻用户大家好,我是徐寒飞。
我们简单看一下经济周期和债务周期。这是一张关于债务增速的图,2004年之后用的是社融增速,之前用的是信贷增速,因为之前没有影子银行,所以基本上可以用信贷增速替代社融增速。我们把经济增长、通胀,以及所谓的债务增速放在一张图上来看,看看 1984—2020年这段时间中国整个宏观状况、债务周期发生了一个什么大的变化。
这段时间分为大概4个阶段,我给大家讲一讲这4个阶段大概的情况。第一个阶段是1984—1996年这12年时间,特点是高增长+高通胀。高在哪里?物价的平均增速是9.4%,GDP的增速是10.8%,同时还有高负债,负债的增速是25.2%,所以这段时间就是高增长+高通胀的一个时期。
但是好景不长,12年之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每一次债务增长最终是怎样结束的?通过一次危机,这次危机既有可能是内生的,也有可能是外生的。外生的危机我们很难去衡量,因为每次出现外生冲击的时候,总有些人说外部的冲击跟我们有什么关系,我们自己发展得很好,结果每次都受影响。
1997—2002年,实际上我们进入了一个通缩+低增长的阶段。为什么叫通缩+低增长?这个阶段的物价是用GDP平减指数来代表,就是所谓的广义物价指数。GDP平减指数就是GDP的各分项的价格指数的变化合在一起,也就是实际GDP和名义GDP的差值。
这个阶段物价的增速是0.7%,上一个周期是9.4%,掉了很多;GDP的增速是8.5%,也掉了两个百分点左右;债务的增速是15.8%,也下降了,也就是说信用也出现了收缩的情况。
加入WTO之后,2002—2013年,我们又进入了一个温和通胀+高增长的时期。这个阶段物价的增速回升到了平均4.7%的水平;GDP的增速回到了10.3%,也就是回到了之前一个周期的情况,走出了通缩;债务的增速回到了20%,又是一个高负债率增长的时期。
所以高负债一定是伴随着高增长,以及所谓的高通胀。
2013年之后,我们又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低通胀+低增长。这个阶段物价的增速回到了1.8%,GDP的增速回到了6%,已经低于1997—2002年通缩+低增长时期8.5%的GDP增速,这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经济增长的走势可能不是周期性的下落,可能是带有趋势性的回落。为什么?如果是周期性的下落,不会出现新低。债务的增速是12.8%,也就是说负债的增速也在慢慢放缓。
这是经济周期和债务周期的4个阶段,我们现在位于低通胀+低增长的阶段。这给我们一个什么启示呢?实际上机会最多的是什么时代?
机会最多的时候就是高增长、高通胀、高负债,钱很容易借,经济增长又很大,通胀又很高,回报率又很高,各种机会此起彼伏。所以如果人生中赶上这两波机会,基本上还不错。
现在我们处于低通胀+低增长的阶段,但未来是不是能够循环往复,进入一个温和通胀+高增长的阶段?我觉得挺难说。
我们把债务周期做一个简单的划分,可以参考下面这张图。每一次的债务周期总是以某一个宏观大事件为起点,就是有一个非常强烈的刺激把所谓的杠杆率抬上去;然后它又是以一次危机为结束,也就是有一次非常重大的危机把杠杆率降下来,把债务的增速降下来。从划分来看,基本上每一次都是这个过程。
实际上在这张图中,我们把整个的杠杆率做了一个数据上的处理,数据上怎么处理?我们去掉了所谓的趋势项,只剩下波动项,我们认为波动项更重要,因为波动项代表杠杆率的变化,这个变化对资产价格、政策都会有很大的影响。也就是说杠杆率突然剧烈上升到一个很高的水平,以及猛烈下降到一个很低的水平,背后可能都对应着巨大的资产价格的波动。
下面这张图反映了一个典型的债务周期,从前一轮的底部,也就是说从杠杆率的最低水平,往上走,到一个高点,然后又下来到一个底部。我们把它分成这样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杠杆率比较低,比较容易刺激,杠杆率比较低就是各种资产隐含的回报率都比较高,利率比较高,股价比较低。第一个阶段就是政策刺激阶段,这个时候会出现财政和货币的放松。所以我们经常讲的宽货币就出现在这个阶段,这个时候央行不停的降息,先把货币的增速弄上去。
图中的灰色线代表零,杠杆率到了零以上就开始进入加杠杆的阶段。这个时候谁来加这个杠杆?此时金融机构开始觉得杠杆在好转,各方面的业绩都在好转,企业也在恢复,经济也在慢慢的好转,信用开始扩张了,金融机构的风险偏好开始提升。
这个过程出现的第一个现象就是政策对冲,央行发现金融机构在加杠杆,于是放一点信号出来对冲它们的政策,央行在公开市场操作上就没有过去那么宽松了,开始有点转变了。但是注意,这还只是政策对冲阶段,不是政策逆转阶段。第二个阶段就是从政策刺激阶段到信用扩张阶段。
第三个阶段经济就过热了,这个时候杠杆加得非常快,杠杆到了一个高点。杠杆高点的时候一般利率水平开始重新往上走,利率到了一个高点。然后资产价格泡沫就会出现了,因为这个时候加杠杆非常快,大家杠杆都很高,如果加杠杆的时候经济往下走,资产价格泡沫就出现了。
资产价格泡沫出现之后,经济过热之后,政策往往会出现滞后,它想要等一段时间,看一看经济是不是会自己回落。然后就发现政策出现逆转,政策逆转一般出现在泡沫过热之后的一段时间,而不是在过热的时候,因为政府很难一下把政策全部逆转过来。但是一旦出现过热的迹象,比如资产价格泡沫,政策就会出现逆转。
经济本身要去杠杆,因为借钱借得越多、资金成本很高的时候,它会自己去杠杆,它不可能持续下去。因为金融总量就这么多,钱就这么多,资金成本上升了之后,整个的杠杆自然就下来了。
但是在杠杆往下走的过程中政策又收紧了,也就是在去杠杆的时候政策说还要加息,这会加速杠杆的下行,所以就进入了信用收缩的阶段。
一加速去杠杆的话,就会引起资产价格下跌、金融机构风险偏好下降,就会出现信用收缩。信用收缩的最后的一个极限标志是什么呢?就是危机模式出现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危机模式是什么呢?企业爆雷。
前段时间某大型房企差点倒闭,向中央上书,说再不批准方案,就要经营不下去了,整个房地产行业的企业开始各种担忧。这都发生在信用收缩的阶段。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进入危机模式之后,往往有可能叠加海外的危机,如果境内的去杠杆的加速和境外的流动性冲击叠加在一起的话,就会形成一场更大的危机,也就进入了下一轮的所谓债务周期的循环。
我们这里先取一个截面,用不同的杠杆率划分整个债务周期。再杠杆对应政策刺激,加杠杆对应信用扩张,高杠杆对应经济过热,去杠杆对应政策收缩,加速去杠杆对应信用收缩,最后到危机模式。大家在观测经济状态的时候,如果有这样一个分析框架,可以把现在的状况对应进去,现在的位置可能是加速去杠杆的阶段。
其实我发现,2015年以及现在的股票市场牛市,很大程度上跟外资流入有关系。所以大家会看到,股票的价格跟人民币汇率同步,每次人民币汇率剧烈升值的时候股票就上涨,贬值的时候股票就下跌。外部资金对整个股市的影响在2012年之后就越来越大了。
什么概念呢?金融周期对整个资产价格的影响,不光包括内生性的金融周期,还包括外部的金融周期,两个叠加在一起很可能会引起一个更大的资产价格的波动。这是过去,比如说2008年之前,我们看不到的一个现象。
这就是本次课程的全部内容,谢谢大家。
— — 大师课入门串讲·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