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哪吒2》联名产品的爆火,再次将泡泡玛特股价推向新高度。过去一个月,泡泡玛特港股累计上涨逾26%,强势回归2021年的峰值水平,并创下历史新高。
汇丰认为,在IP和全球化战略的推动下,泡泡玛特仍有广阔的增长空间,其成长前景可类比乐高。该机构分析师Lina Yan团队在最近的报告中指出,乐高是模拟泡泡玛特增长的一个绝佳标杆,两者成长轨迹具有极高的相似性:
(1)两家公司都经历过低谷期;(2)都在年轻领导层的带领下实现了业务转型;(3)它们都拥有IP潮流玩具的成功公式:全球化、直接面向消费者(D2C)的销售模式和强大的IP管理系统。
汇丰认为,泡泡玛特在打造潮流IP玩具的手法上与乐高如出一辙:通过内部设计和外部授权孵化并管理IP,同时与全球知名IP合作开发主题产品,成功吸引全球粉丝群体。
报告指出,尽管乐高已经存在了近一个世纪,但其销售额仍在大幅增长(2023年接近100亿美元,2019-2023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4%)。汇丰预计,2024年至2026年期间,泡泡玛特的净利润将以32%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收入复合年增长率为30%,其中70%的增长将来自海外市场。
IP+全球化战略
泡泡玛特自2010年成立以来,凭借“盲盒”模式迅速走红,其核心竞争力在于强大的IP管理能力。
公司通过与艺术家合作、内部设计团队开发以及IP授权,孵化了众多热门IP,如“Molly”“The Monsters”“Skullpanda”和“Dimoo”等。这些IP不仅在中国市场占据主导地位,更在全球范围内赢得了大量粉丝。
以“Molly”为例,自2016年推出以来,该IP已更新至第47代产品,2024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90%。而泡泡玛特的另一热门IP“The Monsters”在2024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292%,成为公司增长的重要引擎。
值得注意的是,其IP战略不仅局限于产品销售,更通过IP授权、主题公园、游戏等多种形式实现多元化变现。此外,泡泡玛特的全球化步伐也在加速推进,目前已在超过30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包括美国、加拿大、东南亚和欧洲等关键市场。
而除了强大的IP战略,泡泡玛特是中国少数几个成功将本土品牌推向全球市场的公司之一。汇丰报告指出,泡泡玛特IP潮流玩具如今已吸引了全球粉丝群体——2024年海外销售额同比增长近五倍,占总销售额的40%。
展望未来,汇丰直言,泡泡玛特全球化的上限仍然很高。
作为参考,泡泡玛特2023年通过九个关键自有IP实现了1.55亿美元的净利润。同年,三丽鸥公司主要凭借“Hello Kitty及其朋友”这一日本IP实现了类似的净利润水平,而这一IP已成为全球热门IP。另一个参考点是乐高,其2023年海外市场的销售额占比超过60%。
汇丰预计,到2026年,泡泡玛特的海外销售额将从2024年的7亿美元增长到16亿美元,占其总销售额的一半以上。
业绩或有更大想象空间
由于IP+全球化战略大获成功,泡泡玛特拿出了令人瞩目的业绩。
2024年,公司预计实现收入124.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7.6%;净利润预计达到28.8亿元,同比增长263%。
汇丰预测,2024至2026年间,泡泡玛特的收入和净利润复合年增长率(CAGR)将分别达到30%和32%。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海外市场的强劲表现,预计到2026年,海外市场的收入贡献将超过50%。
基于以上理由,汇丰给予泡泡玛特“买入”评级,目标价高达127.65港元,比上周五收盘价高15%左右。汇丰估值情景显示,在乐观情况下,泡泡玛特还有更大的上涨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