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通威股份发布第三季度财报,具体来看:
利润改善:Q3单季度归母净利润亏损3.15亿元,同比收窄62.69%;前三季度累计亏损52.7亿元,亏损幅度同比收窄32.64%。光伏产业链价格回升是业绩改善的主要驱动因素。
营收承压: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45.99亿元,同比下降5.38%;Q3单季度营收240.91亿元,同比下降1.57%,降幅持续收窄。
成本费用变化:管理费用同比下降34.47%至22.87亿元,主要因职工薪酬下降;但财务费用同比增长57.06%至20.72亿元,银行借款规模扩大带来利息支出压力。
资产减值改善:前三季度计提资产减值损失21.74亿元,同比减少34.68%,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明显减少,反映产业链价格企稳。
现金流稳健:经营性现金流净额28.25亿元,同比仅下降5.46%,显著优于利润表现;期末现金及等价物余额182.46亿元,较年初增长27.75%。
负债结构变化:短期借款增长41.84%,其他流动负债因发行超短期融资债券及售后回租业务激增188.10%,短期偿债压力上升。
价格回暖推动单季度亏损大幅收窄
通威股份三季报显示,公司正在经历光伏行业深度调整期的考验。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亏损52.7亿元,虽然亏损额依然不小,但同比收窄幅度达到32.64%。更值得关注的是,Q3单季度亏损3.15亿元,同比收窄62.69%,环比改善趋势明显。
公司在报告中明确指出,"因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价格于本报告期内有所回升",这是业绩改善的核心逻辑。这一表述印证了市场对光伏硅料、电池片等环节价格在三季度企稳回升的观察。:前三季度资产减值损失21.74亿元,同比减少34.68%,主要来自存货跌价准备计提的减少,说明公司对产业链价格预期已从二季度的悲观转向相对乐观。
营收端的压力仍在延续。前三季度645.99亿元的营收同比下降5.38%,反映出量价博弈的复杂局面。不过,Q3单季度营收240.91亿元,同比降幅收窄至1.57%,降幅的持续收窄显示公司在行业低谷期的韧性。
成本与费用:一减一增的结构性变化
费用端呈现明显的结构性特征。管理费用同比大降34.47%至22.87亿元,职工薪酬的下降是主要原因。研发费用8.16亿元,同比下降22.61%。
但财务费用激增,前三季度财务费用20.72亿元,同比暴增57.06%,利息支出达到21.81亿元。短期借款增长41.84%,其他流动负债因发行超短期融资债券及售后回租业务激增188.10%至48.48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建工程从年初的72.51亿元降至43.51亿元,降幅达40%。
现金流的韧性与隐忧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28.25亿元,同比仅下降5.46%,显著好于利润表现,显示公司在现金回收方面保持了相对稳健的态度。期末货币资金205.47亿元,较年初增长24.9%,现金及等价物余额182.46亿元,较年初增长27.75%,短期流动性压力不大。
但负债结构的变化不容忽视,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达121.64亿元,短期借款、其他流动负债等短期债务规模快速上升。应收票据同比增长55.67%,主要是应收信用证增加,预付账款增长45.18%。




